晚报
陈平
记得从2008年的首次投稿起,我就已与《常州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来,我已有几十篇文章刊登《常州晚报》“人情世故”版上,还有文章还被《文学报.微型小说选报》转载让我深受鼓舞。这些成功包含了该报编辑人员的辛勤劳动,更离不开当时的副刊部张乃英主任的慧眼识珠。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整整30周年,从此年10月起,全国大小报刊都开辟专栏纪念,《常州晚报》也不例外;“保险杯”“我看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在毗陵驿版拉开序幕,我首次向《常州晚报》投了稿,题目叫“王甲村——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一下子怎能说得清,仅说这王甲村吧……”
没想到中午发稿,当天下午就接到晚报副刊部的电话;“请问您是陈平先生吗?”我一听就很惊讶,根据这位女同志的要求,我一一解答了她提出的问题,通过交流,我弄清征文行文要求,于是对文章进行重新润色修改,没几天,这篇文章就登了出来。
同天上午我去菜场买菜,遇到一位多年没见到的插友,她一见到我就很高兴地问;“《常州晚报》上的那篇“王甲村”文章,是你写的吧,好到则,前不久我专门去旧地重游一次,感受变化确实蛮大的,谢谢你啊!”看着她兴冲冲离去的背影,我想,要不是张乃英主任的及时指点,这篇文章恐怕不会有这么大影响,因为我当时仅用代号表示,还是她很耐心地对我解释;“征文须是真人真事真地方,否则失去……”所以我就用了实名,前提当然事情确实存在。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向《常州晚报》副刊部频频投稿并且常被录用;如《内聘》《高手》《与路同行》《聚会》《幸福指数》《老红军的解释》《温泉》《山寨人士》《踏实》《联系》《老伴的记事台历》等等,等等。即使文章没刊登,张乃英主任及其他编辑,譬如已调到上海工作去的陈秀娟等等,总能及时发邮件给我,说明没这次被录用的原因,由此帮我不断提高了写作水平。
在一年多后的有天上午,我接到张乃英主任亲自打来的电话,一听内容我就很开心;“我很高兴地通知您,您在我刊登出的‘内聘’文章,已被《文学报》 转载,祝您更上一层楼!”听她比我还高兴的祝贺,我真感动:《常州晚报》的编辑们可真敬业啊。
还有一件事也值得人们回味;2009年的有一阵子,我家的电话几乎天天打爆;来电基本都是询问同一个问题:“请问‘应酬保健咨询公司’在哪?”“能与该公司合作吗?”原来都是看了我在晚报“人情世故” 版刊登的这篇“高手”文章后所得到的反应——这几天向该编辑部咨询的电话实在频繁,让编辑们苦不甚言自顾不暇,只好将作者的家庭电话号码告诉了咨询者让我感慨万分;作为地方党政机关对外宣传的喉舌,当地老百姓的知心朋友,《常州晚报》的社会影响确实很大。所以我也越发不可收拾;节能专题征文获过奖,金周刊版开辟的月饼,棒冰专题中我拿奖品,甚至在讲叙常州萝卜干老故事中。我也插过一脚,由此结识了常州晚报不少既可爱又敬业的编辑们,就此我才能很自豪地说:《常州晚报》啊,事实上我一直在与您默默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