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鲁迅
我不想来先生墓前,是《基础写作》领我来的。我抬头望着那拉得很长的影,它与墓碑的影子融成了一团,又仿佛是先生在召唤我前来。
我踩着三片落叶,小心翼翼地走向先生的墓前。黄叶贴住了我的裤脚,仿佛是在提醒我甩不掉,就像我努力想忘记先生一样。我有时想一脚把它甩开,可是我又明白,无法摆脱那些年先生相伴的记忆。
墓碑上“鲁迅”两个大字彷佛在人心里凝固成了永恒,哪能轻易在风沙里模糊?在跋山涉水的旅途中,先生那犀利如刀的洞察力和那燃烧如火的激情,照亮着,陪伴着每位中华学子的求学道路。
先生的小说往往不拘泥于传统的叙事方式,而是通过善于运用倒叙、插叙、错综复杂的情节和时间交错的手法,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束缚,亦善于用映射、象征、寓言等方式,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如先生的《狂人日记》以倒叙的方式展现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崩溃和社会的荒诞,而《孔乙己》采用插叙的形式,展现了社会对待弱者的残酷和无情。
先生的个体化生命体验亦是为人称赞。先生借此塑造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独特的行为方式。有人坚韧不拔,有人懦弱退缩,有人善良正直,有人冷眼旁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及其辩证关系。时至今日,先生笔下的人物仍然是文化界“顶流”,融入先生真感受,真思考,真智慧的形象至今引起大众对于个体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重读先生著作,依旧感叹先生情节安排的恰到好处。每每叹于先生象征和隐喻的精辟独到,那“吃人”象征的残酷,还有那“人血馒头”隐喻的封建。还有那会心一笑的幽默讽刺,如《狗•猫•鼠》中描写猫的种种罪行,贴切而不失辛辣,冷静而不失犀利。先生以一种沉着冷静的方式,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将那些看似平常的现象,用锐利的笔锋直击,把其背后的荒诞和无奈剖开,血淋淋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墓前,秋雨声声,影依然伴随。我将在这里烧掉手里的《鲁迅小说全集》,不知道这场举动是否会成为我与先生更深的交流,还是只是心灵的一次饱和。
我无法预测,但我相信,先生的存在将永远影响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