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春风观察】让何不食肉糜的这群中国导演,怎么可能拍出张桂梅高山仰止 ?

春风化雨AB 最后编辑于 2023-11-20 14:58:17
3099 1 3

春风观察让何不食肉糜的这群中国导演,怎么可能拍出张桂梅高山仰止

image.png

 

中国有三个人,是刻画在我心上的符号。

 

其一是农业专家袁隆平,其二就是张桂梅老师,其三是我的导师王直先生。

 

张桂梅是一位出生于云南丽江的彝族女性,她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教师,为山区的孩子们带来知识和希望。1984年创办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专门招收山区的女孩,为她们提供免费的教育和住宿,帮助她们摆脱贫困和落后,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而今年,从八月份开始,以张桂梅为原型的影评《我不是高山》由著名导演黄蜀琴的儿子郑大圣执导开始宣发,众所周知,他的母亲拍出了两部杰出的女性主义电影:《人·鬼·情》和《画魂》八九十年代真的是百花齐放,那时的影片,小说,乃至各种艺术作品均是匠心打造,有思想有深度。

 

可,当这样一个活生生。感人至深的榜样,楷模,可以说完全不用刻意去编剧,只要真实再现下就能感动人。

 

在中国这群电影人脑中,手中却被糟蹋成这样,让春风痛心不已。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群中国电影人脱离实际太久了,何不食肉糜的笑话在一部一部自我高潮的片子里上演,关键,他们还听不得群众的批评,认为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攻击中国电影”。

 

操,老百姓才没你们有组织有预谋,你们有团伙,你们有经费,你们掌握权威媒体,老百姓也就在自己的账号上说些真话,就要给你们扣帽子,说实话,你们去糟蹋四大名著春风也不会多说啥。

 

但绝对不能糟践时代楷模,我心中的明灯张桂梅老师。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些话是张桂梅老师勉励孩子们的言语

 

但绝对不能是你们怼观众老百姓的词语。

 

你们不要以为拍了张桂梅老师的影片,就可以肆意把张桂梅老师拉来做背书。

 

我们这些老百姓,心中是有一杆秤的,瞧瞧,你们这群喝着喝酒品着雪茄的中国电影人有真正去了解小凉山当地的情况吗?

 

我是2021年,经过我们常州公益助学联合会云南助学网张劲莉老师的引荐,来到华坪女子高中拜访张桂梅,其实,在十多年前,我们在云南丽江玉龙县,宁蒗县就已经多了很多的助学项目,贫困山区的家庭不让女生上学的原因很简单,重男轻女在那个至今还相对贫困的地方,男生是传宗接代的顶梁柱,女生不过是别人家的媳妇,生育工具,谁会给工具以平等的待遇呢?所以女生未成年就会被嫁出去,形成世代的循环。

而影片里面有很荒谬几个细节,举两个例子,其一是解释女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书,原因是贪玩,上网吧 ,其二是有个女生的母亲喜欢酗酒,张桂梅(演员)到她家里走访,家里堆满了白酒瓶。

 

荒谬吧,彝族女性能喝酒吗?那些酒瓶咋运上来的?穷成这样哪来钱买这么些上档次的酒?自酿或是大桶白酒才更有可能。这种山村,喝农药的妈绝对比酗酒打孩子的妈多

细节的不真实反馈到影片本身,就是情节的虚假

张桂梅校长为什么要牺牲毕生的心血去建设女校?因为大山里的女孩子更难上学、更没有资源、更不被重视、更需要教育作为托举人生的唯一一次机会、因为农村女性的境遇之差,直到改革开放可以进城打工后农村女性的自杀率才有所降低。要讲张桂梅的故事,是不可能绕过父权对女性的迫害的,但是电影里却最大程度地避开了这一话题,甚至不惜牺牲女性的形象,把女生不想上学的原因归为贪玩,归为家里有个酒鬼的母亲,张校长建女校的原始动力来自于亡夫等等这种剧情简直是对张校长的极端羞辱

 

这部电影不仅没有尊重张桂梅的真实经历和贡献,也没有尊重山区女童的生活和感受,而是为了博取同情和眼泪,刻意制造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导致电影被试看的老百姓齐齐骂。

 

 

二、

 

关键代表中国电影的六公主(中国电影频道)还亲自下场,和观众大战。我有时在想,他们这些电影人为什么这么秀逗,自以为是,应该还是认知差距吧。

 

正好在微博上看到一文,春风拿过来,结合我思维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关于张桂梅老师为什么在山区扎根那么多年的问题。

观众和老百姓质疑的细节,其实根源在这里。

主创团队的认知是,张桂梅的扎根是靠苦苦坚持,靠外部裹挟,靠外部力量(如亡夫爱情)。

就像学渣一般的认知是,学霸学习跟TA一样痛苦,需要“头悬梁,锥刺股”。

而经过张桂梅事迹的介绍,很多群众认为,张桂梅不是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学霸---她不是靠外部力量逼着自己坚持,她是内部驱动,她是靠信仰。

她就是像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学习痴迷的学霸一样,她痴迷于自己的信仰---她是内驱的。

某些宣传部门,中国电影局,包括导演和演员们根本不理解也不相信张桂梅校长的内心世界和坚定信仰,所以各种采用春秋笔法。

我一直觉得,张桂梅校长和特蕾莎修女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就是她们都是有强大的信仰支撑着去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的人,闪耀着理想主义者的光辉,对特蕾莎修女来说,她的信仰是宗教,而对张桂梅来说,她的信仰是党。

电视纪录片里的一个片段,当时刚建校半年,17名教师里就有9名辞职。

眼看学校快要办不下去,内心焦灼的张桂梅被留下的老师们的人事档案感动了:剩下的8个人里有6名党员,她一下子就有底气了。

她带着老师们在学校二楼画了一面党旗,把誓词写在上面。

她说:“我们有6个党员,如果在抗日战争年代,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阵地都不会丢掉

很遗憾的是因为他们深处名利场,这个圈子里的人干活,很多是外部驱动的:逐名逐利,很少有内心自给自足的人。

他们理解“有的人不需要外部力量,自己的精神就足够驱动自己”就比一般人费劲一些。

这点认知差距,就是事情的起源。

2. 为什么编剧导演,六公主们觉得自己特别委屈?

就是因为她没有理解张桂梅的真正信仰,所以他们在编剧的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给张老师找个坚持的理由。

所以很多电影的细节就在这里开始乱了,比如不断闪回的丈夫。

她委屈的原因是,她认为在这些事情上她下了很多功夫,群众竟然不理解。

但群众认为,张桂梅的核心就是“信仰内驱”,而不是“坚持吃苦”。

这就是第二个认知差距。

3. 被广大群众诟病到底重要不重要?

事情发展到这里,其实是可控的。因为电影都有差评,只要憋住别回应就好了。

因为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应该自己看一下”再来判断这些细节差距是不是到了足以反应1和2的认知差距的地步。

但是这时候,就产生了第三个“认知差距”:前两个是产品的认知差距,这个是第一个公关的认知差距。

这些群众诟病的细节到底重要不?

主创团队觉得委屈,是因为他们觉得他们下了很大功夫,即便细节有跟现实不一样,群众应该要么认为这是“艺术创作”,要么认为是“瑕不掩瑜”。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这个差距是信仰差距,是“细节决定成败”的细节差距,不是那种“瑕不掩瑜”的细节差距。

也就是说,有些细节是形式细节,有些细节是灵魂细节比如酗酒母亲,大量的空酒瓶,主创团队认为这是形式细节,而一部分群众认为偏差的细节是灵魂细节。

明明大家也都感觉到,这部电影配不上张桂梅校长,会有这样的舆论完全是片方不计后果的胡乱改动胡编乱造,不注重灵魂细节造成的,给大量观众差评,诟病,完全是他们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他们这些人还对说要包容其实片子很好看还要怼观众,真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可是主旋律片啊,难道要像毒教材一样?

4. 群众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来抹黑《我本是高山》电影吗?

这时候认知矛盾开始发酵。这个时候产生了第四个认知矛盾:群众认为这是自然发酵,主创团队认为是有人定向狙击。

这点从“六公主”行文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真的认为,是有人9月份开始就“盯上自己”了。

当然可能有很少很少的人确实9月份就表达不满了,但是说这么少的人能布这么大一个局,完全不是自然发酵,就有点不太可能了。

搞个活动要组织出几千转发就要提前筹备多久,要花多少钱市场是有标价的

如果你要在网上特意组织这么大的声量,基本要花几千万

没有人有任何必要,也没有任何的理由,花几千万去狙一个成本才几千万的电影。

传播定律上说,真正发酵大的事情都是自然发酵的,跟组织毫无关系。

但是主创团队因为前面这些认知差距,不敢相信这不是组织的:肯定是有人恶意组织的。

所以他们真的信了,只要中国电影“六公主”官方下场一顿,必然能定调,扭转局势

也就是说,他们真的相信,群众对电影的质疑是来自被西方势力收买的黑子不是大面积普通群众。

所以才让“六公主”下场的。

5. 六公主下场之后平息不了舆情,他们为什么连续发张老师录像?

这就是最后一个认知差距:他们认为张桂梅和电影是一体的,张桂梅让他们拍了,他们就可以用张桂梅背书自己。

但是群众认为,张桂梅与电影不是一体的,张桂梅允许你拍,是你的荣幸,而不是你的权力。

就是最后一个认知差距

 

最后我在说下我为什么敬仰张桂梅老师。

因为她的教育理念是“教书救人”,她不仅教授女孩们文化知识,还教授她们生活技能、心理健康、法律权益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她们的自信、自立、自强和自爱的品质。

因为她的教育实践也是“教书救人”,她不仅用自己的工资和退休金为女孩们购买卫生巾、衣物、书籍等物资,还为她们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和支持,帮助她们顺利升学、就业、创业,甚至为她们解决婚恋、家庭等问题。

因为她的教育成果也是“教书救人”,她的学生中有的考上了中外很多名校,有的成为了医生、律师、教师乡村农技师等职业,很多还回到了家乡,为当地的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做出了贡献。

她的教育事业也是“教书救人”,她的学校已经培养了近万名山区女孩,她的故事已经感动了无数人,她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一种力量,她的理想已经成为了一种希望。

许多山区女童因为家庭贫困、交通不便、社会歧视等原因,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教育,甚至被迫辍学、早婚、劳动等。

许多山区女童因为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父权的家庭制度、保守的社会风俗等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甚至被忽视、压抑、侵害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山区女童的个人权益和发展潜能,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真心希望,我们中国电影的制作方我们中国的某些宣传部门,改掉高高在上,傲慢偏执的毛病,能够正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尊重和还原张桂梅的故事和精神,尊重和关注山区女童的教育和现状,真正走入群众中去,用更好的电影,向社会和观众,呈现出更真实和更深刻的教育主题和价值。

 

因为春风我的心中有这样三个符号驻扎,所以,今天用这样一篇特长的文章,和诸君分享,愿国泰民安!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章晓郁
  • 荷边垂柳
发送

1条评论

  • 虽然没亲眼看过,但听了蛮气愤的。
    2023-11-20 15:31:37 0回复
    0
  • 16314
    积分
  • 1593
    博文
  • 4546
    被赞

个人介绍

助人达己 悦世乐心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