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戏说读书:背诵《古文观止》之一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3-11-20 08:45:35
2525 3 5

戏说读书:背诵《古文观止》之一

安  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死记硬背,其实,六千年中华文明辉煌文化尽在必须死记硬背的那些经典著作中,背诵在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许多文学大家都具有博闻强识的本事。

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将巴金,能背诵《古文观止》200多篇,在谈自己创作之路时,曾反复强调《古文观止》对自己文学启蒙的重要性。当时巴金两位私塾老师,都让他硬背过《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虽然当时也似懂非懂,可是我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面,写文章就比以前容易得多了....”“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我后来的创作都跟这个启蒙老师有关。巴金不无感慨地说。其实,不只是文学大师,连数学家苏步青、社会学家费孝通小时候在阅读方面下过的狠功夫,都令人叹为观止。反观当下不尽如人意的语文学习,是不是有所启示呢?

1.jpg

背诵不是死记硬背

背诵从来都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基础不扎实必定走不远、更学不到家。以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大错特错。大文豪苏轼怎么把《汉书》倒背如流?苏轼把八十万字的《汉书》抄过三遍,以为是逐字逐句生抄硬背,绝对是对背诵的极大误解,更是对语文精髓的莫大忽视。

大学时,由于10年特殊时期耽误,我的语文学习不得要领,感谢古代汉语老师说:写作文头疼,就去好好读《古文观止》。我还真用心读过一阵子,奈何那时缺少指点,悟性也不够,更没坚持背诵,没见效就半途而废了……等自己终于理解这么做的原因时,追悔莫及。不过,因为喜欢,曾经背过的李白、苏东坡、辛弃疾等诗词,至今受益匪浅。

回到关键问题:大文豪苏轼究竟是如何背下《汉书》这样的大部头的呢?他的才华真的全是拜天赋所赐吗?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去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抄《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抄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抄矣。初则一段事抄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抄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

故事录于南宋陈鹄《耆旧续闻》,书述东坡的日课是抄《汉书》,前后共手抄三次,说自己最初一段事抄三字为题,之后改抄两字,最后只抄一字。朱司农听闻后颇感意外,想看东坡所抄之书。取来一册看后果然不解其意。东坡请他试着随意列举标题一字,朱司农照做后,东坡应声就能背诵几百字,无一字差缺。随意挑选几次都是如此,朱司农心悦诚服,赞叹良久,回去就将此法传之于子,子又传之于孙。背诵之正法及效益,尽在东坡先生的亲身示范中。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安老师的学生
  • 善舞
  • 子兵
  • 西江月
发送

3条评论

  • 背功是童子功,可惜现在被学校荒废了
    2023-11-19 17:36:44 0回复
    0
  • 说起古文观止,我也能背个二十篇。说起苏东坡这种抄书法则实在是闻所未闻,令人大开眼界。

    我读书也比较推崇把书读薄和把书读厚两种方法,但是没有这么极端。

    我以前也试过把一篇文章提炼成一句话,抓住其背后本质上的道理。虽然没有他这样浓缩成一个字这么狠,但是基本上效果是差不多的,就是别人看了只知一二,自己看了能把整篇文章内容以及其本质原理和相关内容都娓娓道来。然而随着涉猎面越来越广,每天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等到若干时间后再来回顾的时候,看着自己提炼的话,原文可能就想不起来了,这实则并不利于知识的整理,于是我后来再做笔记就不会这么极端了。

    他能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把那本书反复读了很多遍,这对于经典著作来说可以这么做,特别是那个读书人主要靠科举发挥价值的年代。对现代人来说,跟个人核心能力相关的核心书籍也应该这么做。但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从阅读方面来说对现代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涉猎的面更广。需要跨学科的知识,需要通才。二是更新频率更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库,更新认知,要了解最前沿的进展和最具时效性的变化,旧的东西很快就过时了或者已经是错误的了,不像过去一共就那么点书可以读。这两点就决定了在大多数情况下现代人实则没有条件做到那种程度的精读。
    2023-11-19 14:33:56 0回复
    0
  • 早知道先人背诵之诀窍,我小时候就不会最怕背书了。
    2023-11-19 13:55:11 0回复
    0
  • 25888
    积分
  • 2237
    博文
  • 9178
    被赞

个人介绍

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