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他山之玉:广东地级市排排坐
安 文
之前我们探讨了经济强省浙江和江苏各城市的发展状况,今天,将目光转向我国经济版图的另一巨头——广东省。浙江和江苏许多方面颇为相似,如城市数量、人均GDP及整体经济分布,都相当接近。然而,当我们仔细看,会发现它与江浙两省存在显著差异。
浏览广东经济数据,首先可发现广东拥有21个城市,远高于江苏和浙江,但各城市间的发展差异之大令人瞩目。首位的深圳与末位的云浮GDP差距高达30倍,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尽管广东城市数量众多,但头部城市与尾部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过大。这是初步解读这份表格时的直观感受。
广东全省可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无疑是深圳和广州,这两市GDP表现超群,雄踞全国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座一线城市的省份,深圳和广州的经济实力在国内堪称头部,只有江苏排名第一的苏州勉强能与之一战。相比之下,浙江省尚未出现能与深广抗衡的城市。
第二梯队包括佛山和东莞,GDP总量在5000-6000千亿左右。是广州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与广州几乎已经连成一片,而东莞也紧邻广州,都受到了广州的强大辐射和支持,这两座城市的GDP与江苏省的第二梯队相当。按江苏标准,上半年GDP低于3000亿的城市被归为第三梯队,江苏有4座城市属于这一梯队,而广东这样的城市数量高达17座。由此可见,广东省与江苏省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为更清晰分析,将剩下17座城市划分为第三梯队和第四梯队。第三梯队包括惠州、珠海、茂名、江门、中山、湛江、汕头、肇庆和揭阳这九座城市,它们的GDP在1000-3000亿之间。相较之下,如果江苏GDP低于3000亿城市被视为尾部城市,那么广东省第三梯队的城市则与之相匹配。
第四梯队包括清远、阳江、韶关、潮州、梅州、汕尾、河源和云浮这八座城市,它们上半年GDP都不到1000亿,在全国范围内也只能排在中下游。
由此可见,广东经济发展呈现非常严重的两极分化特点。头部城市广州和深圳作为第一梯队,经济实力尤为强大。腰部城市佛山和东莞虽有一定的发展水平,但数量相对较少。大量城市集中在第三、第四梯队,形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金字塔型经济分布。
相较之下,江苏经济分布呈现更健康的纺锤体形态。头部城市如苏州、南京、无锡等经济实力强劲,尾部城市数量较少,大量城市集中在中间层次。这种分布使得整个江苏经济呈现出健康状态。广东的经济分布则呈现出严重不健康的金字塔形态,塔尖异常尖锐,而底座则非常庞大。
从经济增长速度看,广东上半年平均增速为5%,相较浙江和江苏稍逊一筹。许多城市未达这一平均增速,其中揭阳和深圳的表现较为亮眼。然而,由于揭阳的经济规模较小,7%多的增速相较于其他城市并不算显著。
深圳经济表现依然抢眼,增速高达6.3%,这在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下实属不易,确实让人赞叹。广州和佛山的增速也达5%左右,虽较深圳稍显逊色,但依然保持不错的增长势头。然而,东莞增速却非常低,仅为1.5%,严重拖累整体经济后腿。这可能由于东莞制造业遭遇重大问题,需引起关注和解决。
广东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的人口都达1800万左右,相较江浙地区城市,其人口规模更为庞大。排在后面的东莞和佛山也都有1000万人口,与江浙省会城市相当。然而,广东许多小城市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如珠海、云浮和汕尾,人口仅有200万出头。因此,广东省在人口分配上也表现出极不均匀的特点。
在人均GDP方面,广东整体情况相较于江苏仍有差距。深圳以人均GDP 9.2万元遥遥领先,广州7.5万元,珠海8.35万元,后面的城市就开始断崖式下跌。东莞、惠州、中山三市还能勉强达4万元/人,剩下的城市都在1-2万/人的水平。而江苏垫底的城市人均GDP都有4万元/人。可见除深圳外,其他城市与江苏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
分析广东整体经济数据后,可发现广东最大特点是城市间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建议广东应考虑将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进行合并,以增加腰部城市的数量,最终合并成15个城市以内,这点可参考江苏的城市数量。合并后的腰部城市具有较高发展水平,可为合并前的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动力。对于那些人口较少、GDP 较低的城市,单独建设意义不大,通过合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