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觅渡】弘扬“常州三杰”精神,汲取砥砺奋进力量——观《觅渡》电影有感

LAC科怀 最后编辑于 2023-11-01 10:27:02
874 0 0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电影《觅渡》是一部每个常州人看到都会感到骄傲的呈现。觅渡桥是“常州三杰”从家乡出发的一座石桥的名字,他们灿烂的青春辉煌的一生赋予了“觅渡”两个字,是觅中国之未来,觅中国出路的含义。

常州作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故里,有数不尽的“常州三杰”文化财富。这些财富,不但滋养了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也彰显了常州这座城市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发展时代钻研三杰精神,坚定广大青年文化信仰。“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在信息化时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社交媒体的应用给青年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给年轻人的“三观”带来了挑战: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网络谣言的传播、消费主义的陷阱、娱乐游戏的泛滥……这些都严重地迷惑和误导了部分年轻人,使他们的文化信仰受到了冲击。因此,当代青年要努力学习、钻研“常州三杰”精神,像他们那样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信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放于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和人民,实现个人成长进步与时代同向同行。

影片中展现鲁迅与瞿秋白情谊的情节并不止这一处: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瞿秋白的住处暴露,夫妻二人不得不分头躲避,最终在鲁迅家中会合。深夜到访,又为避祸,不得不说是惊险重重,然而鲁迅却并不以为惊吓,反称之为惊喜。鲁瞿二人秉烛夜谈,待要就寝之时,身为主人的鲁迅让瞿秋白夫妇睡床,自己与许广平则去打地铺。

这并非电影虚构的桥段,而是确有其事。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瞿秋白一家处境一向堪忧,他曾四次到鲁迅家中避难,而每一次鲁迅都不顾自身安危,欣然接纳了他,这真是过命之交。和平年代追忆三杰往事,筑牢广大青年爱国情怀。电影《觅渡》以瞿秋白被捕入狱开始,向我们展示了瞿秋白从“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到“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短短三十余年的心路旅程,给我们描述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他们激情洋溢的少年往事、义勇前行的革命旅程,以及他们彼此间亲密忠诚的革命友谊。这部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都体现了“常州三杰”超于凡人的人格魅力,使每位观众深受感动。如今的我们,虽身处和平盛世,但更应该记住那个风云变幻、充满着中华民族血与泪的黑暗年代。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无情的镇压、新生革命政权受到挫折、艰难西进的挑战,“常州三杰”用他们高尚的理想点亮了引领时代前进的明灯,用不屈的脊梁捍卫着民族的尊严,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谱写着爱国的赞歌。作为当代青年,要主动学习“常州三杰”的伟大事迹,了解“常州三杰”的思想、行动,进而筑牢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兴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影中最振奋我的一段情节是宋希濂劝瞿秋白时说“你们的主力部队已经西窜,现在已经没有苏区了,共产党必定没有未来,先生为何还要坚持”瞿秋白俯身看向他说:“我们共产主义认为,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即使有挫折,有困难,但也一定会前进”这不禁让我想到当下的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人民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革命尚未完成,当代青年应当继承先烈遗志,无论自身如何微薄,尤应坚定信念,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不断努力进取,奋发向上,做燎原之火上的那一颗“磷”。

无论人生还是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应具备探索和实验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将会变得平淡无奇和停滞不前;尽管在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很多曲折和坎坷的经历,甚至失败,但能使我们在发展中充满多彩多姿,能使我们总结和结累自己,发展不足,激励斗志,不断完善和更新,最终寻觅到一条最适合的道路,直至渡向成功。

时光的长河不会停歇,岁月的车轮不会停止。走过往昔的故路,我们踏上了今朝的新程。新时代新征程刚刚开始,当代年轻人要有“犹如轰雷製电,矢志天下旗红”的志气,要有“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勇气,在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秉持“常州三杰”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用梦想和勇气搭建起前行的帆船。

觅渡,是探索,是追求,代表着人的一生。觅渡,是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渡船,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向。觅渡,同时也是一种牺牲,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觅渡是一种人生哲理,有志者总是在寻觅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就应该是一辈子的觅渡,寻觅通向真善美的光明大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在自己的时代里,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常州科技经贸技工学校 马博雅)——转自邮箱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暂时没人点赞或者收藏
发送

0条评论

  • 126
    积分
  • 50
    博文
  • 2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