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停办不妨暂缓忧伤怀旧,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是硬核
无所求
10月29日,澎湃新闻消息。安徽宿松县河塌乡人民政府在答复网民咨询时介绍,始建于1953年的公办学校油铺小学,今年下半年油铺小学招生不足十人,教育成本过高,于2023年9月份作出停办决定。
学校停办,无论是对本可报到该校读书的孩子,还是以往从该校走出去的孩子,都会油然而生感伤之情。对在该校任教过的老师,对当地农民兄弟,同样会感到怅然若失,怆然满怀。
历史的变迁,有时缓慢,有时疾速。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是迅猛飞跃,这是全体国民的福祉与欢乐。由此发生的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变化,令人欣喜,全民同享。在这个急剧变迁中,新的、好的事物在诞生、成长,必定有一些熟悉的、朝夕相处的、伴有情感的事物,退出舞台,黯然离去。安徽河塌乡的油铺小学,只是凋谢中的一支小小的花朵。
看那网上的图片,笔者似乎回到了自己的60年前。一栋土墙茅草房,叫四明小学;一间教室,四个班级;一名老师,分时讲课。那所小学,早无踪迹,却始终在自己的心底。怀旧,让人回忆。感伤,让人留情。然而,理性告诉我们,无法也不必回到过去,前面的路会给生命带来更多的光彩。
油铺小学停办了,但这本该来报到入学的10名孩子,依然需要读书。她们要公平享受国家赋予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从经济理性来讲,为了10名孩子读书,维持一所学校的存在,教育成本是太高了的,肯定是不划算的。但是10名孩子要到更远的地方读书,甚至读不到书,这个人生的成本就更高了。
比较理想的安排是,政府补贴资助这10名孩子到镇中心小学接受国家法定的义务教育。假设油铺小学不停办,每年需要费用20万元;现在停办了,可以节省费用20万元;但需要读书的孩子家庭成本提高了,所以每年拿出5万元来帮助这10名孩子读书,从情、理、法上都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