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说滩簧源于凤阳花鼓。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县,常州滩簧怎么会与安徽的凤阳花鼓搭界呢?其中有着复杂的背景。安徽凤阳,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故里。朱元璋夺元朝政权,削平各道诸侯主要是依靠凤阳和安徽其他地区子弟兵。
待朱元璋于南京即位建立大明皇朝后,凤阳子弟兵已经死伤惨重,凤阳亦成为地广人稀,民生凋敝,灾荒年年的荒凉之地。于是,朱元璋原打算将明朝都城建到凤阳去的夙愿化为泡影。可是,皇帝降生的龙乡龙地,怎么会使其变得这么荒芜?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初年,朱元璋先后从常州府和苏州府“徙江南民十四万实凤阳”。《开国公江夏侯周德兴传》还有“移江南民十四万田凤阳》。
于是朱元璋与中书省太守李善长(相当于氶相)廷议,命江夏侯周德兴自常州府、苏州府富饶之地“徒江南民十四万户实凤阳”来,又派遣常州府江阴虞吴良督之。
本是地方殷实之户的江南移民,扶老携幼,迁徙数百里来到这片接近贫瘠的凤阳之地,艰难而凄惨的处境自不必说,尤其当他们来到凤阳后,家还未安,就被抽调修筑皇陵、修筑城垣、服劳役时,更痛苦万分。
明朝的统治者不允许他们回到江南故乡,而这些移民也只有到凤阳辛苦耕种、传宗接代。世代江南移民,自此成为凤阳百姓。他们怀乡之情,只有深深埋藏于内心深处。
凤阳作为淮河洪水走廊的水涝灾荒,使他们的生活愈加艰难,思乡之心愈加强烈。随着时代的变迁,明朝后期至清朝期间,禁令放宽,移民们带着思乡之心,三五成群,甚至携全家老少于秋天收获之后,将草屋家门用土封住,来到江南逃荒。起初串乡走村、沿门逐户行乞谋生至后带来安徽凤阳花鼓。
后有江南移民自凤阳返亲或逃荒卖艺将凤阳秧歌、凤阳花鼓传入江南。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乾隆年间写的《凤阳丐食》中说:“常郡等地,每年冬天都会有凤阳人前来,老少男女,成排成队,分散到村中乞讨,到了明春一三月才回来。其歌是说,家在庐州且凤阳,凤阳原是良乡;自朱皇帝诞生以来,十年至有十年荒'。认为是逃荒,逐食。然岁月不荒也,乞食如初。……乃托丐潜返省墓省亲,后习以成俗而未改。”
当然,移民返乡乞食也有多种方式,比如三五成群地唱起凤阳山歌、跳起凤阳花鼓、还有耍猴。这凤阳山歌中,凤阳花鼓流传于常州等地,渐渐流行起来,并且越来越多地和当地民歌,小调,滩簧融为一体,成为融歌舞于一炉的民间娱乐形式花鼓滩簧。这类花鼓滩簧在锣鼓伴奏下,且歌且舞,和早期滩簧关系密切。
但是它和丝竹演唱的常州滩簧戏剧(有故事情节)的表现形式以及亦歌亦舞的凤阳花鼓仍有些不同。
周贻白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戏曲史家,他在专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说:“常州滩簧,又名花鼓滩簧。”1920年6月《兰言日报》还报导:“常州北门外的原王家塘中就有王某,曾多次于附近夜深唱花鼓滩簧。”王某或王桂福为当时有名滩簧艺人。
直到解放初,常州许多七八十岁高龄的人,还能唱花鼓小调,由此可见凤阳花鼓在人民群众中的广泛传播。
至今仍广为人知的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在当年属花鼓曲范畴,它是凤阳花鼓小调《好一朵鲜花》中的一部分。它在曲调、唱词、语言及表演形式等方面,都与常州较早的花鼓滩簧很有相似之处。由此亦可论证凤阳花鼓在常州滩簧前期所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