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红楼梦密码之九
贾珠之死
安 文
贾珠,贾政长子,与贾元春和贾宝玉皆出自王夫人,生活在一个讲究长幼尊卑的年代,贾珠地位比宝玉高许多。然而,故事开始时,贾珠已去世。而且,贾珠之死,才使宝玉更加珍贵。关于贾珠的死,第二回贾冷子演说荣府时仅说了四个字“一病死了”。但贾珠其实是被贾政打死的。
第三十九回,螃蟹宴上,李纨提到她过去伤痛和内心感受,说:“想当初,你大伯贾珠在世时,我真的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境。你们看我现在还是一样面目不改吗?我们每天只能看到他们两个不自在。所以在贾珠大伯去世之后,我趁年轻把她们都送走了。如果有一个能留下来照料我,我就算有个寄托。”说完,泪流满面,可见这个寡妇谈起已故丈夫时的悲伤之情。然而,在场的姑娘们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样何必伤心呢?还不如散了算了。”这些冷言冷语,完全没有考虑李纨的心情。然而这群姑娘哪个不善良温柔呢?为何对李纨的过去一句未提,事后又迅速散去,似乎故意回避。如贾珠真是因病而亡,那么这些姑娘们对人情世故必然是懂的,怎么会回避这样的话题呢?唯一解释只能是贾珠之死并非正常,而被人们避忌,姑娘和丫鬟们也不敢提及。
贾珠之死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实际上,文中有几处细节能够窥见其中端倪。
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时,写她与宝玉的关系状似母子,在宫中时常向家中致信,常称:“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意思是希望家人对宝玉的教育要松紧有度,严厉但不要过于严厉,以免发生“不虞”,也就是意外,甚至是死亡的委婉说法。那么,元春为何会莫名其妙产生这种担忧,而且经常不断提醒呢?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宝玉被贾政打得半死不活之后,王夫人与袭人谈话曾说:“我何曾不知道该怎样管教儿子?先前你的珠大爷在的时候,我是怎么样管教他的……只是有个原因:如今我已经五十岁了,只剩下他一个儿子,而且他身体单薄,况且老太太又宠爱他,如果我对他管得太严,倘若他再出什么意外……”这里的“倘若再有什么意外”,说明在宝玉之前,已经有人因为过度严厉管教而出现过“意外”,而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贾珠。
那么,贾政是如何管教孩子的呢?暴力是其中一种方式,这在宝玉身上可以看到。比如在他沉思时,看到几无人迹、尘土飞扬的地方,他会第一个想到:“我就在这里过了一生,即使失去了家也愿意,总比天天受到父母和师父的打骂强。”而到了第三十三回,贾政打宝玉的架势则更为凶狠。
贾政为什么要严厉管教贾珠?贾家以军功兴起,过去百年间享有盛名。然而,这种荣耀是有限的。就像林家一样,原本世袭列侯身份,但仅限于三世。后由于皇帝特恩,才额外承袭了一代。到林如海时,则凭借参加科举而成为官员,这在当时非常受推崇。贾家也类似。荣国公贾代善有两个儿子,爵位被贾赦继承,而贾政没有丝毫机会。因此,文中称贾政“自幼酷喜读书”,其实是无可奈何,要做官,只能走这条道路。幸运的是,贾代善临终前留下一本著作,皇上因怜悯先臣境遇,知晓贾赦外还有一个儿子,便宽宏大量赐予他一个官职。
贾政做官,仰仗的是父亲名望和皇上优待。那么儿子自然无法再享受这样的待遇。所以相比贾赦,贾政对儿子学业要求更为严格。贾府除贾敬之外,拥有最高读书天赋、最被期望成功的,要数贾珠。贾敬不用说,进士出身,这是许多读书人都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巅峰。《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仅中了个举人,都足以让他兴奋得发狂。可惜贾敬似乎因过早达到人生巅峰,突然对尘世事物失去了兴趣,放下了家业,追求修仙寻道去了。
而贾珠,十四岁便进学,即中了秀才。当时这个年纪的成就,可谓神童,一代名相张居正也是十二岁时中了秀才,被誉为神童。然而可惜的是,这颗能让贾家由武功勋贵转型为书香世族的希望之星,在他约二十岁左右便突然熄灭了。
那么,贾珠为何会被打死呢?
三十三回,袭人和王夫人谈到要让宝玉搬出园子,以“君子自防”时,王夫人的反应就像遭到雷击一般,因为这事触犯了金钏的事情。金钏的事情让王夫人如此敏感,因为贾政就因为这件事将宝玉打得半死。如不是贾环告发了金钏,单凭蒋玉菡的事情,是不足以让贾政如此愤怒的。而平日里,王夫人对宝玉身边的姑娘一直十分警惕,凡长得有点姿色的女孩子都被她视为“狐媚子”。有趣的是,在第七十二回中,宝玉已近十八岁了,贾政依然认为他尚小,担心会影响他读书,所以没让他与“房里的人”同住。然而,贾珠还不到二十就结婚生子了,为什么到了宝玉身上,规矩就变了呢?《红楼梦》还有两位读书人被打病重,一个是贾瑞,一个是秦钟,巧合的是这两位皆陷入情感纷争而遭打击。这充分说明,贾珠因为受到风月的迷惑,荒废了学业,贾政心急之下才会失手将其打死。而贾母也因联系贾政打死贾珠旧案,才大发雷霆,与王夫人一起伤心欲绝。
贾珠离世原因如此可怕,自诩诗礼之家却遭遇如此惨剧,传为丑闻,引来祸患,而府中人皆心知肚明,自然不敢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