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兵法一千零一夜之三十一:
伐兵亦谋攻而非战
安 文
《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李筌 注:“臨敵對陳,兵之下也。”梅尧臣 注:“以戰勝。”
对此,好多人,包括经典著作和词典,都把“伐兵”理解为“用武力击败敌军”,并以美对伊拉克、阿富汗,和俄对乌等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战例,说明孙子不赞成“伐兵”是丰满理想,不适应骨感现实。其实,这是由于对“兵”的片面认识而导致的误解。
孙子对“谋、交、兵”,用的都是伐,即“谋攻”,而谋是谋攻纲领、计划和方案,交、兵则是实施谋攻之谋的软硬两种手段,实施程序即先礼后兵,唯对“城”用攻,即攻击、攻打等直接对战方式,这说明伐不是直接对阵,而是采用某种军事手段对敌方施加影响,以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例如,美确实在朝鲜、越南、伊拉克、阿富汗等攻城掠地,企图以战屈人之兵,结果都铩羽而归,应了孙子其下攻城预言。美确实没去乌攻城,也没在南海攻城,但能否认美军力量早就深度介入那里,以“秀肌肉”方式伐兵,只是目标变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事实吗?
兵有武器的意思。孙子所讲的“伐兵”是指:展现己方军事实力。就像当今国际间的核威胁、核讹诈一样,是一种威慑性的影响力,而不是相互间实际开战。同时,从孙子接下来表述“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来看,只有攻城才是迫不得已而发动的双方对战,进一步证明“伐兵”并非“直接用武力击败敌军”,美国和北约对乌军援,日本增强东海海域军事力量、将导弹瞄准中国,解放军加强军备、备战演练,都是伐兵。
因此,“其次伐兵”应理解为“其次是展示己方强大的军事实力而迫使敌方妥协、屈服”,即:打退不如吓退。凡非直接与对方交战,没有攻城掠地,企图以战屈人之兵,都属于伐兵。其形式,轻度如俄对北约威胁动用核武库,日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重度如北约轰炸南联盟、利比亚,介乎其中的就是美航母游弋南海、北约和五眼联盟频繁军演。这次中东局势骤然紧张,就是由于以色列改变以往对巴勒斯坦伐兵模式,准备攻城导致的,下场不言而喻。
为什么普京在对泽连斯基谋、交、兵之伐皆不奏效情况下,只得采取攻城下策,而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呢?孙子接着分析攻城巨大的物质成本: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然后是灾难性的人力资源损失: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孙子分析攻城代价这番沉重的话,充分证明其主张通过伐谋、交、兵之谋攻之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尽可能避免以攻城战而屈人之兵之法,不仅是非常高明的军事政治战略,而且充满了穿透世界几千年战争屠杀阴云的文明和智慧之光,是我们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思想武器。
因此,根据孙子评价,普京的确是个值得钦佩的硬汉,他的刚强意志大大超乎了老拜和西方所有政要的想象。而他领导俄既幸亦不幸,因为他不是孙子所谓掌握伐谋、交、兵谋攻之法的善战统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普京领导俄绝不屈服于美帝霸权,但俄付出的代价之大,亦大大超乎了他和所有人的想象,俄经济和民生可能倒退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