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是当代人类的紧要课题
人类温饱无忧、丰衣足食之后,是不是浪费一点也无所谓呢?物理学上有个物质不灭定律嘛,浪费了可以再生产呀。其实不然。食物浪费,既是劳动成果使用价值的浪费,也是人均有限自然资源的耗费,又是生产过程诸多损耗的白费。而且,过多的食物垃圾,加大了垃圾处置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处理这些食物垃圾,也使得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非但带来94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还造成约占总量8%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如果避免这些食物的浪费,便相当于提供全球30年的饮水量,为10亿家庭提供一年的电力,保护260万个足球场面积的森林植被。
同时还应关注到,全球人类大家庭中仍有数亿人口忍饥挨饿,甚至因饥饿罹病、营养不良而导致死亡。世界粮食计划署报告,截至2022年6月,全球超过3.45亿人处于危机级别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其中4300万人距离饥荒只有一步之遥。这与人类创造的财富分布严重失衡、食物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有关。而地缘冲突,也在引发粮食供应链不稳。自乌克兰危机2022年2月升级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农业出口大国,经黑海港口的农产品出口便受到严重干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俄罗斯退出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可能会使全球粮食价格上涨10%至15%。
气候环境危机,更在威胁粮食安全。近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东南亚地区粮食出口国遭遇持续高温干旱以及连续大暴雨天气,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认为,全球大米产量可能在2023年创下20年来的新低。泰国、越南等主要大米出口国下调年内大米出口量预期;印度在7月20日直接出台部分大米出口禁令,8月26日又对蒸谷米出口征收20%关税;8月16日俄罗斯、阿联酋等多国纷纷出台大米出口禁令。全球米价接连暴涨,亚洲米价攀升至15年来最高。玉米、小麦和大豆等全球主要粮食价格,也已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始终是我国基本国策。近年,我国农业连续17年获得丰收,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然而,我们必须保持危机意识。毕竟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中国政府网关于土地资源的报告指出,中国人均土地资源,只有澳大利亚的1/58,加拿大的1/48,俄罗斯的1/15,巴西的1/7,美国的1/5。且因气候土地条件所限,有些谷物还得部分依赖进口,如小麦、大豆、玉米。要对粮食危机保持足够的清醒,要让爱惜粮食、杜绝浪费的理念牢牢扎根。
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已然是国家行动。2013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 “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作重要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迅速成为网络热词。2014年3月1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指示,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21年4月,《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出台,为治理食物浪费提供法律依据。2021年1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2023年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让“光盘行动”蔚然成风,让杜绝餐饮浪费成为公民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