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列举了周恩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江苏籍的优秀共产党人,深刻指出:“坚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能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营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具有震撼人心、塑造灵魂的力量。”电影《觅渡》正是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再现了“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年轻的革命形象,观后引起我深深的思考。
我认为电影《觅渡》在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上体现在一“大”一“小”两个方面。
“大”指的是主题。《觅渡》写出了“常州三杰”一代人的奋斗牺牲。在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常州三杰”脱颖而出,为时代的进步作出了特别贡献。五四时期,瞿秋白在北京、张太雷在天津、恽代英在武汉,他们走在时代前列,高歌呐喊,是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榜样。瞿秋白的“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张太雷的“谋天下人永久的幸福”,恽代英的“利国家、利社会、利天下”,这些话今天读来仍旧振奋人心。
《觅渡》的核心人物是瞿秋白。这位书生领袖多才多艺,也正因如此,他的死才让人倍感惋惜。梁衡先生在《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中指出,“如果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只要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也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但瞿秋白没有这样做,因为他觉得有更重要的使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后,他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在中共四大、五大、六大上担任中央委员,特别是在八七会议上临危受命,主持党的领导工作,作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政治安排。他是艰苦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优秀先行者。
《觅渡》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严于律己的瞿秋白形象。历史正是这样,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瞿秋白遭到米夫、王明等人诬陷和打击。对此,瞿秋白全盘承认自己的“错误”,不置一词、不去辩解,他说,“我自己不愿意有什么和中央不同的政见,我总是立刻‘放弃’这些错误的见解,其实我连想也没有仔细想,不过觉得争辩起来太麻烦了,既然无关紧要就算了罢。”四中全会撤销了他的政治局委员职务后,李维汉曾问他准备怎样,“他说听从党的分配,以后几年果然行如其严。”离开政治权力中心,瞿秋白没有丝毫的颓唐与抱怨,很快参与到“左联”的工作中,在严重的白色恐怖的威胁下,在地下的流浪生活中,把自己的心血放进新文学中去。杨之华回忆说:“他从来没有一点委屈情绪,也从来没有在同志、朋友和我面前诉说过受打击的事。”这就是坦荡的文人瞿秋白。
“小”指的是《觅渡》的切口小。影片以瞿秋白被捕至就义这一段时间为切入点,通过瞿秋白的回忆,将“常州三杰”的人生亮点尤其是他们三个人的生命交集呈现在观众面前。当年,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在上海大学任教过,常州地区进步青年慕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之名,主动去上海大学求学,接受革命思想熏陶。当然,有人质疑“常州三杰”在觅渡桥有没有相遇过,我认为这种怀疑是胶柱鼓瑟,因为为了情节需要,电影可以适当虚构一点,毕竟是电影文学啊。
“朝闻道,夕死可矣。”瞿秋白是得“道”者。当年天津《大公报》曾报道,瞿秋白慢步走向刑场,沿途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万岁!”他的信仰至死不变!
《觅渡》弘扬了“常州三杰”精神,那就是变革图强的爱国精神、心系人民的献身精神、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求知精神、胸怀大志的奋斗精神。“常州三杰”在马列主义信仰的指引下,不懈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瞿秋白当年有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常州三杰”如同三只报春的早燕,不顾春寒,飞上云梢,纵使齑身粉骨也再所不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在自己的时代里,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在本职岗位上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无愧先烈,不负平生,引领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