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先招生后涨学费合理吗?对入学新生明显不公
无所求
9月3日,每日经济新闻消息。2023年秋季,多地高校学费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吉林、上海、山东、四川今年陆续宣布调整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标准,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调价标准均实行“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在标准调整前入学的老生不受影响。
学费涨幅不是一点点,多数在20%到40%之间,大多超过5000元/学年。更有甚者,华东理工大学部分理工科专业学费涨幅高达54%;同济大学艺术类专业学费涨幅达43%。请问,这么大的涨价幅度,需要经过监管部门的审批吗?还是自说自话随便成行?
“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也即,在标准调整前入学的老生不受影响。这意味着2023年度参加高考被录取的、正在陆续到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的新生,属于被涨价的对象。请问,高校这样的做法合理吗?涨价方案为什么不在招生前或在招生简章里说明清楚呢?
古今中外通行的市场规则,是先谈价格,然后成交。从来不会先成交,然后由卖方单方面定价或涨价。高校先让考生报考、并按条件录取,然后再进行上涨学费,这是“引鸟入笼”“诱兔下井”的做法吧。被录取的学生来报到入学了,你才宣布涨价;如果不办理入学手续,考生损失太大;勉强办理入学手续,难免有受骗上当的感觉。
教育成本高昂,成为普通家庭颇为艰难的一大支出,被喻为“新三座大山”之一,此乃长期以来众所周知的事(当年因为付不起大学学费,家长无奈自杀的事,甚至也发生过)。这从日前国家公布的个税新政可见一斑,自2023年1月1日起,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高校学费涨价方案,学费多少,就学各项费用如何,完全应当在招生简章中,专门列项标明清楚,或在宣布招生、考生报名、正式录取之前向社会公布,以便考生检索问询,权衡思量,最终决策。学生高考后,和家长商讨报名时,对于差不多的高等学校及其相关专业,当然会选取学习成本相对较低的学校,而不会全然不顾学费高低。
总之,高等院校先招生后涨学费,明显不合理,是对入学新生的明显不公。现在的涨价方案,应当对2024年的新生开始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