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可阅读前文:【觅渡】来岁春风香如故 衔泥春燕正逍遥——观电影《觅渡》有感
我从不喜欢看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人公,也从不愿相信一位强者就能拯救世界的故事。
集体主义和唯物史观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在集体主义的历史叙事里,人从来都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作为集体的群像。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伟大成就的产生、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胜利,不能仅仅依托于某一单独的伟大人物而实现。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既然并非个人的历史,而是群众的历史,英雄自然也并非孤独的英雄,而是作为集体的英雄。
当常州人提起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三位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把他们并称为“常州三杰”,他们三个在我们心中似乎总是密不可分的——他们是同乡、同事、同志,瞿秋白和张太雷甚至还曾是同学。《觅渡》也正是这样,把他们放进同一部影片来讲:讲他们共同成长,讲他们一起奋斗,讲他们互相勉励,讲他们彼此慰藉。这是一部典型的群像电影,而群像在我眼里,永远是最多元、最深刻、最好看的。
电影里对三杰群像的刻画,令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处:第一处是他们共同在上海大学任教的经历,表现为不断交替出现的三者讲课画面。作为老师,他们三位各有所长、风格各异,这些片段式的镜头短小精悍,将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动人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论是台下的学生还是影院里的观众,都会赞叹不已。第二处是革命遇到坎坷和低谷,张太雷的情绪不高,恽代英便说起之前到常州,看见瞿张二人说过的觅渡桥,“觅”字已被风化侵蚀,只剩下一个“见”字。“‘觅’字多妙,寻觅着,就见到了。”他如是说,场景也从黑夜转向黎明,一轮红日渐渐升起,三杰在阳台上共看朝阳。第三处是三杰晚间聚餐小酌,因恽代英的诗作中提及磷和洋火,瞿秋白想起了因贫穷和自己的失学而就酒吞下黄磷火柴头自尽的母亲,哽咽着走到一旁。恽代英得知原因后,伸出手试图上前安慰却又有些犹豫,这时张太雷在他们身后不远处朗声劝道:“我们总有一天能回去安葬伯母的。”这段情节里的肢体语言设计让一同观影的友人倍感精妙,她评价说,我们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本就含蓄蕴藉,十分克制,这一点在江南人身上尤甚,影片中如此处理,恰到好处地有所体现。这三处刻画,在笔者看来表现力十足,不仅分别展现出三杰的人物特质和人格魅力,也很好地展现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影片的末尾,瞿秋白走在从容赴死的道路上,他的脑海中走马灯般闪过许多画面,其中有一幕是他与张太雷、恽代英共同站在觅渡桥上眺望远方的情景。作为荧幕前的观众,我其实并不知道这一幕究竟是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画面,还是影片艺术处理下,烈士生命走到尽头之前遵从内心期冀的幻想,但不论是那一种,我真的都很喜欢这个镜头。
历史其实是充满遗憾的,真实的历史总是比任何伤感的故事都更不圆满。《觅渡》这个故事,就是基于真实的历史,展现这残酷的真实:相识于微时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虽曾一起成长、一起奋斗,却没能一起走到白首;在黑暗中结伴前行、身先士卒的觅渡者,全都牺牲在了黑夜里,没能等到黎明,没有真正看到天光破晓的那一刻……在这样的遗憾和不圆满中,没人能真正无动于衷,但思及他们本身是义无反顾的,其实我也不是全然无法释怀。
毕竟当严冬过去,春回大地的时候,积雪渐渐消融,故乡的红梅阁花又会开,那迎着东风最先伸展的第一节枝条,上面也许会有三朵梅花一齐率先盛放。
他们并称为“常州三杰”,他们共做东风第一枝。
这东风第一枝,翘首以盼着光明和温暖,守望着这欣欣向荣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