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常州工人文化宫夜校温暖回归,秋季培训班开设了戏剧类、声乐类、非遗类等九大类课程,共计45个班。全市职工均可通过“常州工人”微信公众号智慧平台报名,权衡自己的业余时间,抢报了非遗类的梳篦班。
生活在常州的人,都知道怀德桥畔有条篦箕巷。位于城西的篦箕巷,紧临运河,是古毗陵驿所在地,旧称"花市街"。常州自古以来,就一直以制作篦箕和木梳而闻名,素有"宫梳名篦"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当时这里整条街巷,家家户户都以制作梳篦为生。可受大环境影响,常州梳篦发展困难,处境堪忧,关键的制作技艺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我自觉受命于危难之间,在满怀期待中盼来周三的第一节课。
文化宫的赵老师,很是负责。提前一天,就把本次报班学员,拉进了班级群,公布了上课的时间和授课教室。周三在台风带来的暴雨中姗姗来临。下班后,我没有回家,吃了些点心,直奔课堂。原以为提前半小时,我是来最早的。不曾想,竟有俩位美女比我还积极,她们已在教室安安静静等候。
18:30,常州梳篦第九代传人邢粮老师和助手如约而至。他俩麻利地把一些精致的盒子放在讲台上。助手打开这些锦盒,我们立刻被吸引了。小巧而精致的篦箕,视觉上令人耳目一新。
按邢老师的指示,助手给我们每人都发了一把梳子、一支细细的画笔,一只小小的画盘和洗颜料的纸杯。准备完毕,邢老师开课了。邢老师讲课也很风趣,他说:黄道婆是纺织业的开山鼻祖,鲁班是木匠祖师爷,大家知不知道梳篦的是谁发明的?我们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邢老师给大家讲述了常州篦梳,自魏晋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制篦业的祖师当是陈七子。春秋时期,陈七子为吏,因罪入狱。因狱中生活条件极差,陈七子头上生满虱子,奇痒无比。一次,陈七子被狱卒用毛竹板痛揍后,发现毛竹板裂成了一条条篦片。陈七子将其整理扎压后,用其清除头上的灰垢和虱子。这就是最初的篦箕。 邢老师还追述早在四千六百年前的上古时期,炎帝身边的赫廉发明了梳子被斩首,轩辕黄帝为挽回自己的过失,追封赫廉为梳子的始祖,并且命令皇甫承传梳子手艺,推广民间,而使梳子传世至今的故事。
讲完梳篦的历史,大家跟着邢老师的思路,动手在本色的木梳上描色。木梳上有三朵花,分别用黄色、红色和淡粉色描绘色彩。画画是我的薄弱环节。记得上中学时,每到图画课,我偷偷帮同桌做数学或英语题,同桌帮我完成图画作业。当年的换工擦背,令我提画笔没有一丁点自信从容。依葫芦画瓢,不管颜料厚薄,也不管运笔的顺序,很快完成了三朵花蕊的描绘。紧接着描绿叶和花干。邢老师从讲台走下来,逐个指导我们的作业。画的好的表扬,碰到不会的指点。轮到我这,大概看出我有些自形惭愧,接过画笔,寥寥几笔帮我纠错。中间红色的牡丹,顿时起死回生。我又暗自羞愧了一回。扭头看看周围同学的作业,清秀端庄,妙手丹青,我叹为观止,自嘲自己的梳子画,是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我阿Q精神,简直发挥到极致:我是一位母亲,梳子画就是我的孩儿,哪有母嫌儿丑的道理。如此一想,我便释然。
这是我的作业,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