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此文2022年10月上旬在《青年文学家》刊发。最近,也被几个文学网站转发。这也是自己比较偏爱的一篇小散文,故再刊发在常州网博客,便于保存。
打开信报箱,几份金坛日报静静立在那儿,等待着相拥。
这是久别的重逢!
我迫不及待捧起,拥在怀中,如获至宝!
如饥似渴。 一份份打开,一遍遍翻阅······
岁月悠悠,悠悠的岁月托起一幅永久的画面。
记得2003年初冬,我还在外省电视台工作时,利用回来探亲空隙,走进过座落在东站西北一侧的《金坛日报》社。是史编辑老师和一位女编辑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让我深感如沐春风般温暖。亲切交流后她们浏览了我的稿子并让留下陆续刊发。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留下的画面,无论是人还是事,不管岁月怎样流逝,都是难以忘怀的。
尔后的日子,经常收到《金坛日报》刊发的作品。那份激动与欣喜,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虽然我从八十年代初就在省级、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摄影作品。但,这是一份家乡的报刊,是在生我养我的家乡报刊上发表作品,有种格外的亲切!报刊上凝聚了浓浓的乡情。我倍加珍爱,小心翼翼地将她们珍藏在我随身携带的小皮箱里,跟随我翻越过万水千山、穿越过几个省份几座城市。每当心头涌起“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的思乡之愁时,我就会拿出她,用心灵去抚摸。那一刻,仿佛自己又回到故乡的怀抱······
2004年,据说《金坛日报》转型停刊,当时心中有份莫大的失落。后来回来探亲,我又走进《金沙周刊》、《洮湖》、《翠苑》杂志等。感谢各位总编、编辑老师都十分热情地给予了很多鼓励,刊发了我多篇文学、摄影作品。 忆往昔,“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 二十年来,是家乡媒体同仁、记者、编辑、老师,给了我思乡之情的慰籍;是家乡报刊杂志这片美丽富饶的田园,给了我一方耕耘的土地,让我在工作之余,向家乡人倾诉着无尽的思乡之情和在外奔波跋涉的酸甜苦辣,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家乡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巨变。作为金坛人,金坛的女儿,我为家乡常州、金坛的腾飞、繁荣昌盛深感骄傲!
“无论多少年,无论到何时,到天老、到地荒,故乡不曾忘”。
远行的小舟载着疲惫、载着憧憬回到故乡的港湾,尽享家乡山水之美、尽享家乡友情亲情之关爱。
时值深夜,我又展开《金坛日报》,心潮起伏······二十年, 岁月,将逝去的一切打磨、粘贴、重新组合,纷纷飘落成亲切美好的回忆!品读中,整理着,我将她们一份一份叠放在书桌旁,她是我一份莫大的精神陪伴。谁知,就在六月上旬我到南京参加完江苏省作家协会培训班后又去了常州,6月29日下午返回金坛,正欲兴冲冲地奔向邮箱取回我挚爱的《金坛日报》时,怎么也没料到的是,我的信报箱不见了!心里“咯噔”一下。我环顾四周,从楼梯墙壁一侧张贴着的被雨水打湿快要脱落的通知中得知了原由,本来早已听说小区要改造,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通知中说6月15号以前自己没有将信报箱拆除的由居委会物管会统一拆除,恰好那段时间我不在金坛。我顾不得上楼放下随身携带的行李,顶着炎炎烈日赶往小区居委会物管处。当我背着行李气喘吁吁爬上物管处办公室二楼并向工作人员说明我的来意时,物管相关负责同志连连打招呼,并同意我暂时先挂一个塑料袋在楼梯口扶手处临时过渡一下,等墙壁刷好后统一安排重新安装新的。走出物管处,几欲中暑。当看到楼梯口信报箱被拆走留下的痕迹时,心中不免隐隐作痛。我的金坛日报,你今在何方?
为了让金坛日报尽快回到我身边,不至于长期处在“失联”状态,我去打印了一份说明又复印了几张,找了一个适合悬挂的绿色塑料袋,将说明帖在塑料袋上,用红色尼龙线绑在楼梯扶手处······7月6日那天刚下楼就惊喜地发现,临时“邮箱”真的起了作用!绿色塑料袋中,《金坛日报》果真焦急地伫立在那儿,如失联的孩童般张开了双臂等待着我的再次相拥!一阵激动,也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已打湿了我的眼睛······
感谢送报人的执着和敬业!
哦,金坛日报!我与你,你与我之间的这份情缘,恐怕永远也剪不断,理还乱哟······
顾锁英艺术简介
顾锁英,又名:顾凡,女。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高级摄影师、《中国作家在线》驻站、签约作家。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摄影、美术、文学作品近万余幅(篇)。多次在全国举办的摄影、美术、文学大展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摄影作品曾荣获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七个一工程”二等奖、文学作品曾荣获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首届李清照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散文年会散文二等奖、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黑马奖;曾有散文作品被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专题片用作解说词、美术作品曾荣获全国诗书画家年会创作大赛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