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7】
【七】中国道教的发展历程
陈 平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产生发展历程分为三个大阶段:
(1)原始道教阶段;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张陵【42】(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张陵的孙子张鲁【43】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并亲自作《老子想尔注》解释《老子五千文》。因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米道”即为早期的到道教。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并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后张角【44】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的道教。
(2)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以东晋道士葛洪【45】、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46】、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47】、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48】为代表。
(3)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于正一道两大教派。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主要创始人为王重阳【49】,他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在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练,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
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即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等。奉持《正一经》。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不如全真道的严格。
【4】中国道家的核心理念
道家的核心理念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用“道”来探讨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系。道家主张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春秋时期,老子【50】总结了古代道教的精髓,形成了完整的道教理论体系,表明道教已经正式形成。其学说认为“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所以说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始源於黄帝【51】,集大成於老子,发扬於张道陵天师,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道家思想起始于上古时期,以盘古为远祖、伏羲(或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道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道家思想的主要流派有黄老列庄、黄老学派,纵横家、修真派、法家学派、玄学、杨朱学派可能对庄子【52】产生影响。慎到【53】、田文【54】等齐国陵下法家学派也是以道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兵家思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教研究专家认为,从远古洪荒的数百万年前,自华夏族群诞生于古昆仑山周边地区,我们华夏民族便一直生存在这里,并走着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特立独行的发展之路,用最简单的八个字来加以概括就是“道通天地,德贯古今”。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是把精神文明看得比物质文明更重要,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众所周知,道家思想重精神而轻物质,而历来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国道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我们始终反对人类征服自然和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反对穷奢极欲和浪费资源的物质生活享受。与西方工业文明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相反,中国文明的本质是农业文明。中国人历来崇尚勤俭持家、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中国人向往男耕女织、诗情画意般的田园生活。众所周知,农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因此,中国道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命宇宙观便成为地球生态环境的天然保护神。正由于如此,中国人并不主张和热衷于用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大的工业文明,来替代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小的农业文明。所以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但发展缓慢并不等于中国人不够聪明睿智,不勤奋好学,而是我们独特的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宇宙生命观使然,是我们顺从自然和反对过度改造自然的文化价值观使然,是我们文化基因中自身携带的神圣使命使然。
我们是有使命的——我们是末法末劫时代的传道者,我们要警告众生,只重视物质文明,不重视精神文明会给人类带来万劫不覆的灭顶之灾。我们是昊天上帝的使者,是绿色地球的拯救者和保护神。在道家看来,没有神,人就是觉悟了的神。21世纪是一个人人应觉悟的时代,因此21世纪是人神合一的世纪。但你们却无视昊天上帝的警告,也不听从霍金的警告:全球工业化不是人类的福音,而是人类的灾难。但最最不幸的是,反观中国近代史,中国发展缓慢却成为被挨打和被西方列强侵略的理由。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想将中国变成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自此,中国人除了被迫自卫应战和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过程之外没有别的选项。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聪明勤奋的中国人只用了在短短60年的时间,中国经济规模便远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由此说来,中国的现代化其实是被西方列强逼出来的。但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依然热爱和平,仍将自己的道文化传统看得比经济发展速度更为重要。这些优秀文化传统才是人类文化遗产中最为宝贵,也最为值得珍惜的东西。
例如我们的太极八卦,易经,周易,我们的河图洛书,我们的甲子历法,以及我们独特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生命观,还有我们的中医中药,我们的道教道医,以及我们的全息方块文字,我们的音乐、书法、绘画以及我们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还有我们的政治文明,我们的道德伦理,我们的建筑风格,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我们的所有基本方面,都是在没有任何历史参照系的大势之下独立创造和完成的。人类的历史就是文明人战胜野蛮人的历史,就是文明人淘汰野蛮人的历史,更是人类高级精神文明最终战胜人类低级物质文明的历史。在这场世纪博弈中,中国道文化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水平,而西方资本主义代表着人类物质文明的最高水平。因此,只有中西互补、同舟接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双赢。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6】参访道教宫观的注意事项
进入道观,应当衣冠整齐,注重仪表,不可光身赤脚,也不可高声喧哗等等。见了道士不问寿,即不询问道士的年龄。
注;
42,张陵,字辅汉,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张道陵祖籍江苏丰县,相传为张良八世孙。东汉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7岁时精通《道德经》,曾经在太学学习。汉明帝时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后来隐居洛阳北邙山,学习长生术,朝廷征为博士官,但是其称病不去。汉和帝时又征为太傅,三诏不就。汉顺帝时,其在鹤鸣山创建五斗米道,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造道书24篇。汉桓帝时,在青城山逝世(约172~178年),相传年123岁,道教称他为“祖天师”或“教主”。
43,张鲁,(?—216年、245年或259年),字公祺(《后汉书》作公旗)。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张鲁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称系师),在杀张修后继续在汉中一带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雄据汉中近三十年,后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去世后谥号为“原”,葬于邺城东。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追封张鲁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有观点认为张鲁是《老子想尔注》的作者。
46,寇谦之,寇谦之(365-448年),字辅真 ,上谷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北魏时期道教代表人物与改革者,新天师道(北天师道)的领袖,冯翊太守寇修之的儿子。
出生于长安,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奉正一盟威道,师从成公兴修道于嵩山。自称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得到老子玄孙李普文传授的《录图真经》,去除"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始光元年(424年),献道于太武帝拓跋焘,倡导道教改革,制订乐章,诵戒新法,得到太武帝和宰臣崔浩鼎力支持,亲赴道场受箓,修建新天师道场。寇谦之与崔浩完全不同,他并不是"太武法难"的主谋和元凶,他从感情上并没有把佛教徒看作与自身水火不相容的敌人。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曾经通过成公兴学习和吸收了佛教的天文学和医药学知识,而那部影响他终生,并由他而影响到天师道命运的重要道经《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也是在借鉴和模仿佛教"十诵戒"等戒律的基础上伪造的。
47,陆修静,(406-477年),字元德。南北朝时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道教上清派宗师。三国吴丞相陆凯的后裔。笃好文籍,穷究象纬。早年出家修道,好方外游,遍历云梦山、衡山、罗浮山、峨眉山等名山胜地。元嘉末约(453年)"市药京邑(今南京)"。宋文帝闻其名,"慕其风",命左仆射徐湛延请入宫讲道。不愿囿于束缚,固辞不就,"遂诉江南",继续周游四方布道。大明五年(461年)来庐山,"爱匡阜之胜",构筑精庐居处修道,是为太虚观。自此,以太虚观为大本营研经传道授徒长达7年之久,为刘宋天师道势力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作出了极大贡献。宣和元年六月,诏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配享混元皇 帝。此外,对陆修静或赐"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
陆修静主张儒、佛、道三教合流,认为斋醮是求道之本,然后复以礼拜,课以诵经,即能成道。他曾因为《洞玄灵宝》诸经真伪混淆,进行过刊正,并撰《斋戒仪范》一百余卷,以为典式。南方道教斋仪因而初步完备。为辨别道家典籍的真伪,他又将所得之道教经诀,总括为《三洞》:《洞真经》(《上清》诸经)、《洞玄经》(《灵宝》诸经)与《洞神经》(《三阜》诸经) 。
48,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南朝士族出身。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30岁左右,拜道士孙游岳为师,受符图、经法、诰诀,遂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真经。南齐永明六年(488),在茅山得到杨羲、许谧手书真迹。永明八年东行,拜谒各地居士和法师。永明十年(492),辞去朝廷食禄,隐居句容句曲山(今江苏茅山),传上清大洞经箓,开道教茅山宗。梁武帝即位后,多次派使者礼聘,坚不出山。朝廷每有大事,常往咨询,平时书信往来频繁,当时人称为“山中宰相”。陶弘景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揉合道、佛二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认为“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继陆修静之后,进一步整理道教经书,颇有贡献。撰成《真灵位业图》,排列了包括天神、地祇、人鬼以及群仙众真在内的等级森严的神仙世界。他还整理《神农本草经》,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的新药,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记载有药物七百余种(原书已佚,现在仅存敦煌残卷)。其著作很多,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真诰》、《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集金丹黄白方》、《药总诀》、《华阳陶隐居集》等。能书善画,通琴棋医术。书法工于草隶,其画清真。书画有《二牛图》、《山居图》、《瘗鹤铭》等。
陶弘景是上清派的重要承传人。他游历山水,搜访道经,在茅山正式为上清道士期间,为了弘扬上清经法,撰作了大量的道书,特别是撰写了带有教派史性质的《真诰》。该书对上清经的传授历史作了系统的叙述,对上清经的来源、出世作了种种神化的描写。由于陶弘景在茅山期间主要传授上清经法,并对上清经法的弘扬作了不少工作,加上他本人的名气很大,甚至在朝野中有很多信仰者,所以从他开始,茅山实际上成了上清派的中心。再加上继陶弘景之后的茅山历代传人,大都是较有学问和名气的上清道士,所以茅山一直保持着它在上清派中的中心地位。这样,从陶弘景开始,茅山实际上代表了上清派,于是人们便将这之后的上清派径称为茅山宗,并以陶弘景为茅山宗的创始人。茅山派自陶弘景开创以后,历经隋、唐,直至两宋,人才辈出,在道教诸派别中一直占居重要地位。
陶弘景还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他编订的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称《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
陶弘景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早期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但无统一标准,特别古本草书由于失效年代久远,内容散乱,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临床运用颇为不便。陶弘景担负起“苞综诸经,研括烦省”的重任,将当时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并进而把两者合而为一,加上个人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著成《本草经集注》,共收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分类(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卷),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陶弘景曾长期从事炼丹实验,梁武帝送其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原料,让其炼丹。他在炼丹过程中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例如﹕汞可与某些金属形成汞齐,汞齐可以镀物。陶弘景对化学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消石也。”所谓“紫青烟起”是钾盐所特有的性质。陶弘景这一记载,是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
齐永明十年(492),陶弘景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梁武帝萧衍即位(502)后,屡请不出,但念其旧功,“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天监三年(504),梁武帝遣人送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物,以供炼丹之用;天监十三年,敕于茅山为之建朱阳馆以居之;天监十五年又为其建太清玄坛,“以均明法教”,且“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陶弘景隐居茅山达45年之久,享年81岁。梁武帝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据统计,陶弘景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惜多亡佚。至今尚存者有《真诰》、《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性品》、《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肘后备急方》、《本草经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合丹药诸法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
49,王重阳,全真派创派祖师,天下五绝之首的"中神通" ,身材甚高,腰悬长剑,风姿飒爽,英气勃勃,飘逸绝伦。是"老顽童"周伯通的师兄、"全真七子"的师父。王重阳也是一个独步武林的奇才,具绝代天资,武功造诣深不可测,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世称"天下第一"。
早年是位抗金英雄,事败后出家修道,在终南山创立全真教,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学正宗"的美誉。在"华山论剑"之时,力挫四绝,夺得"天下第一高手"之称和道家至高的武学宝典《九阴真经》。临终前更以"一阳指"重创"西毒"欧阳锋,使之数十年不敢踏入中原。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人文初祖"。 在《山海经》里"黄帝"只是诸帝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定于一尊。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 ,也有说巳姓。 名轩辕,一说名轩。 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 。
52,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史记》说他在齐宣王时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著有《十二论》。
《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后来他的著作很多都失传了,《慎子》现存有《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群书治要》里有《知忠》《君臣》两篇。清朝时,钱熙祚合编为七篇,刻入《守山阁丛书》。此外,还有佚文数十条,近代出土慎到佚篇《慎子曰恭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