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歧视”是近日对青年旅舍不接待35岁以上人群话题的网络热议中出现的高频词。本事件中青年旅舍的行为是否合规,平台已经给出答复,一些法律人士也认为应该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也许是迫于舆论压力,最新的事件进展报道中,几乎所有北京地区的青年旅舍都取消掉了原有的年龄限制标注。
青年旅舍原本是世界性的组织,在设立初期,接待的住客的确都是青年。目的是鼓励世界各国的青少年,尤其是条件有限的年轻人去认识世界。青年旅舍的“共创、共融、共享”的氛围,是吸引旅游爱好者的重要因素。自1998年青年旅舍的概念引入中国后,为适应上下铺位、陌生人同住的经营特点,一些自发经营者设立了年龄限制,设立限制的区间也不尽相同。从青年旅舍的经营理念出发,目标消费群体是青年,无可厚非。
回到事件本身,戳到广大网友痛点的其实是“35岁”这个关键词。让网友们不能接受的是“35岁危机”这把大火居然从考编、招聘、裁员一路烧到了住青年旅舍。被迫“卷”起来的中年人居然连享受价格实惠青年旅舍的机会都将失去。
近年,旅游市场复苏,烈火烹油红红火火,酒店宾馆价格暴涨,不能充分满足普通市民的出行需求。住宿市场需要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针对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规范化、多元化的服务。从长远来看,各类酒店、旅馆、民宿、青年旅舍更应该有明晰、准确的经营理念、市场定位、经营模式,这样才能促进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作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经济能力,选择适合的住宿环境。
所以,不妨用平和的心态看待“青年旅舍不接待35岁以上人群”事件,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