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说粟裕思乡情
纪念八一建军节
安 文
昨天发那的照片,其中的楚青,是粟裕大将夫人。粟裕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善以少胜多,善歼灭战,被林彪誉为老打神仙仗的常胜将军。从1927年开始,他参加南昌起义,跟随毛主席到达井冈山,直到建立新中国,三次想回家乡,阴差阳错没能如愿,直到生命尽头,都没能回到家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考虑自己身体状况,从未向中央提要求的他,提了一个要求,却遭到胡耀邦拒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渡江战役前夕,陈毅问粟裕:“想回家吗”?他说:“肯定想呀,我的母亲、哥哥、姐姐、妹妹们都在家里等着我回去呢,但现在国难当头,我只能拼命打胜仗让他们知道我还活着,这样他们就不会为我担心,还是等到全国胜利解放之后,我再回家看他们吧!”这是粟裕第一次提起想家的事。
渡江战役大获全胜后,陈毅看着很想回家看看的粟裕,提出派人护送他回家。毕竟现在局势还不稳定,他一个人回去太危险了。但粟裕果断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这样回乡太浪费人力物力了,不可取。于是干脆找了个借口,说“解放台湾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怎么能这样做。等到这个任务完成,我再回去吧,我相信我的亲人们,他们都会理解我的“。由此,第一次回乡机会就这样没了。
第二次是1958年,粟裕到长沙视察工作,正巧碰到来长沙开会的会同县县长。粟裕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情况,拉着县长聊了很多很久。他不停说:真想回家乡看看呀,看看家乡的变化,看看家乡的人。县长看着思乡心切的粟裕将军,一再热情邀请他一同回去,结果粟裕将军还是拒绝了。因为从县长那他了解到,家乡正忙着搞生产,要是回去的话不免会给大家添乱。
第三次想回家的粟裕将军,这次怎么也回不去了。1981年,74岁躺在病床上的粟裕大将,看着一张张亲人的面孔,口中却问:“亲戚们还好吗?老家的那棵枫树还在山上吗?家里的茶油树结果了吗......”在场所有人都看出来了,粟裕将军是想家了,可他现在这样的身体如何能支撑他回到家乡呢?
终于,粟裕将军还是向中央提出了“出院回家”的想法,但考虑到他的健康状况,被胡耀邦拒绝了。为让粟裕将军宽心,胡耀邦专门写信安慰他:“先把身体养好,日子还长着咧,回家的事情先放一放”。又专门派人去粟裕将军家乡专门拍了他想去地方的照片回来,还带了粟裕将军家乡的特产。看着曾经熟悉的场景,老人家露出欣慰的笑容。可惜,这位在战场上总让对手无迹可寻的“常胜将军”,最后还是阴差阳错的没能回到那片他深爱的故土。
最后,组织尊重粟裕将军意愿,将他的骨灰撒在他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一共有20多处,分布在山东、江西、江苏等省份,还有他的家乡——会同。
就这样,离家近60年的粟裕“回家”了。“遍体伤疤堪自勉,此生聊可慰诸先。”将骨灰散落各处,或许就是粟裕将军作为一个老兵,想借此完成永不退役的夙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