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痛说良心与黑心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3-07-19 14:32:19
2653 10 1

痛说良心与黑心

安  文

频繁进出医院,感到有个误区:人们往往分不清医生的良心与医院的黑心,医院的黑心常常被医生的良心掩盖,或者医生的良心常常被医院的黑心掩盖。最近,有个朋友,一位要人,叙述其在医院的亲身经历,感同身受,一声叹息。

那天晚上,他冠心病发作,儿子不顾一切及时送医,赢得宝贵抢救时间,死里逃生。医院抢救五天,自费花十五万,加公费恐怕接近三十万,恐怕普通老百姓很难承受,妻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场大病象做恶梦一样,领略了医院现实的利益熏心和医生大爱无疆的品格。他真的感到自己病了,这个社会也病了……

一、现实的医疗体制,医院不是救死扶伤的组织,而完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的企业

没钱别进医院,拿不出钱就等死。他抬到急诊,押了五万块钱后,被推进重症监护室,医生全力实施抢救。先与家属签了病危通知书。然后开了一本书厚的单子,送到各窗口。半夜,医生通知家属再交五万元,不然就停止抢救,医院制度非常明确,钱不到帐,药房的药拿不出来。

经过一夜抢救,他醒了,看到医生们疲劳的样子,向他们微笑地点头示意。旁边一个老头,半夜没筹到钱,一早死了,推了出去。早晨接班的医生叹气:先打上药嘛,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死了呀?人被推了出去。一早又一个老太被推了进来,开出去的单子迟迟没拿回来,大夫们束手无策等着。没过半小时,大夫发现人已不行了,被推走了。看着两个人的生命就这样完结了,他倒吸一口冷气。原来医院是这个样子,这不是在治病,这是要钱、抢钱啊?医院是治病的地方,没想到病得比他还严重。

二、医院成了某些人图财害命的印钞机

现存的医疗保险,包括大病保险,只能维护基本医疗。而对重患者,只能是杯水车薪,治疗药物多数报销不了,完全靠自费。住院第三天,他头两天做了介入溶栓手术后,突然血压急聚下降,高压降到50-60,心律梯波严重失常,院长、主任都来了,实施抢救,打了两针强心剂以后,高压才上到80,一会又下来了。

2.jpg

在昏迷中听主任和院长说,这个人不行了,通知家属准备吧!第二份病危通知书又发到老伴和儿子手里。老伴和儿子失声痛哭,双双跪在院长面前。这时院长冷静地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找线上人弄到一种进口药。儿子忙说,请你们帮忙,有重谢。老院长叹口气说,这是你家属有钱,不然这个人就没了。儿子马上去银行取了五万块钱现金。等了不到一小时,医生把儿子叫进去,当面拿出德国进口针剂,收了五万块钱的线人扬长而去。注射三针后,血压、脉博正常了,医生脸上露出微笑。第二天一早被推出了重症监护室。

后来,医生告诉他,每个医院都有线上人,正当渠道弄不到的药,他们随叫随到。药价是出厂价的十几倍以上不说,一次出场就收两万现金。这些人就是发这个不义之财,他们挣钱太容易了,医院就是他们的印钞机。

三、医院的帐没法看,更没法问

每天早晨护士都拿着厚厚的帐单让你看,让你签字。各项手续齐全,看到密密麻麻的用药和检查仪器设备,患者根本看不明白。你要问她,马上告诉你找医生。反正为了治病救人,没有什么可讲的。家家医院都是如此。

四、如此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医生说话谨小甚微,不敢说一句过格的话,不承担任何责任

医院这种体制,医生也没办法,他们每个治疗方案都征求患者家属意见,每用一种自费药都要同家属打招呼,争得同意后才能用,很怕患者及其家属怪罪他们。病人在眼前,需要急救,他们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医患关系简直让人窒息。

五、中国知识分子的品质和医德及做人的良心,是医生的主流

他要出院回家了。为表示对院长一句话拣回一条命的感谢,孩子用纸包了两万块钱现金,趁一早院长查房时送给他。只听院长叹口气说:“孩子,你把钱收起来,回去给你父亲买点好吃的吧。你们花了那么多钱,总是拣回了你父亲一条命,不容易啊?你别看这个社会病了,医院病了,可是我们医生没有病”。 

这席话让我感概万分。这位大人物重病住院,目睹医院所作所为,说了一句话让国人沉默,我病了,这个社会更病了……现行的医院体制必须改改了。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发送

10条评论

  • 线人。。如何给没钱的病人一线生机?
    2023-07-25 14:08:37 0回复
    0
  • 需要换位思考。
    假如面对每一位患者都倾情倾力进行抢救治疗,那么医院哪里来来的费用呢?医院也不可能凭空生出钱来。
    据说,每年都有患者治好后偷偷跑掉,欠费不缴。很多医院都遇到过这个情况。
    2023-07-20 14:27:54 0回复
    0
  • 为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回复中用到的所有中国数据全部来自于中国政府官方网站www.gov.cn的统计年报,美国数据则来自于互联网搜索,只是我在进行表达的时候为了方便对数据进行了取整和估算。
    2023-07-20 14:00:32 0回复
    0
  • (昨天因为有事,第一点没写完就提交了,现在修改后重发)
    医院体制改革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需要整个医疗体系的全面改革。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0个人分5份饭,那必然要饿死几个才行。中国医疗最大的问题就在资源的缺乏和生产力的落后,任何资源只要具有稀缺性就必然会导致上面一系列“良心与黑心”博弈的恶心结果,比如医疗和教育领域,这些现象都非常普遍。如果现在食物资源也具有医疗、教育这样的稀缺性,那穷人就不是上不了好学校、看不起大病的问题了,而是直接饿死的问题。

    医疗资源的稀缺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的卫生医疗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低,只有国际水平的一半,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中国7%,美国20%)。

    医保虽然号称会给你报销,但实际上它是有预算有额度分配的,并不是无限的。额度有限而生病无限,就导致很多地方性医院(县级医院为主)每年医保的分配额度只够支撑半年,额度用完了,超出的钱就得医院自己承担,而医院也承担不起,就规定额度用完后医生只能给病人开在医保范围以外的药和治疗手段,否则就得医生自己垫钱,在农村,看病要趁月初,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秘密了,因为中下旬医院额度用完了就不会给你开医保药了,就得靠自费。

    在《我不是药神》这个电影上映后,每年一有新的天价药物进入医保,人们都会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认为这样可以救到更多的人,而在我看来,这跟朝三暮四的猴子没有多大区别,因为不管医保是报销100种药物还是10000种药物,不管是这样报还是那样报,只要医保的总支出额度不变,这个报销的花样纵有千变万化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不管主人怎么分,猴子吃到的还是这7个橡子儿而已。甚至说,随着天价药物进入医保,医保最后能帮助的却人更少了,因为天价药挤占了本就不多的医保资源。举个极端的例子,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中国一年在公共卫生上的财政支出是1万多亿,假如现在某人得了一个奇病,治疗他一个人的这个病就需要10000亿,那么他这个病应该进医保吗?所以说,让更多的药物进入医保有个屁用,群众啊,还是避免不了猴子思维。

    就像老师说的这个例子,一共花费30万,自费15万,要想减少自费的费用,唯一的方法就是财政支出里增加医疗的比例,而不是很多人天真地以为把自费的药物也加入社保就可以,其实一点都不可以!就算有100亿种药进入医保都没有什么用。

    下面讲一讲更具体的算法:
    首先,医疗方面的总支出=政府卫生医疗支出+社会医疗支出+个人自费。
    其中:
    个人自费指的就是保险报销后自付部分。
    政府卫生医疗支出指的是国家财政对社保的补贴和其他公共卫生经费,其中前者占比50%以上。
    社会支出包含了社保里国家补贴以外的部分(即个人和公司上缴的保费)、商保、慈善等,其中第一部分占了90%。

    所以综上,医疗总开支=政府卫生医疗支出+社会医疗支出+个人自费
    ≈社保医保+自费(略等于)
    ≈政府卫生医疗支出+公司上缴保费+个人上缴保费+自费(略等于)
    =政府卫生医疗支出+老百姓的钱
    中国的实际情况,政府卫生医疗支出、社会医疗支出、个人自费的比例大概是27:45:28,等于政府承担27%,老百姓承担73%。
    以2019年为例(避开新冠影响),总支出6.5万亿,政府支出1.7万亿,社会支出2.9万亿,个人自费1.8万亿。
    而美国2019年的数据是什么样呢,我直接换算成RMB。
    美国,总支出26万亿,政府支出11.7万亿,占比45%,个人支出2.8万亿,占比14%。不过美国的社会支付里商业保险占了80%。

    综上:
    在中国,政府医疗支出占总医疗支出的27%,占政府财政的7%,占GDP的1.7%。
    在美国,政府医疗支出占总医疗支出的45%,占政府财政的21%,占GDP的8%。

    如果国家不愿意出钱,那就很难了。
    2023-07-20 13:55:53 0回复
    0
  • 再补充一点,关于你讲的第二点。

    原文:
    “二、医院成了某些人图财害命的印钞机

    现存的医疗保险,包括大病保险,只能维护基本医疗。而对重患者,只能是杯水车薪,治疗药物多数报销不了,完全靠自费。”

    你说的这种医疗保险叫“补偿型”医疗保险,是社保医疗和部分商业医疗保险采用的模式。但是商业保险里的重疾险,据我所知几乎全是“给付型”的。给付型的重疾险,只要被保人确诊保险合同里列举的重疾,即可得到全部的赔偿,这个赔偿款不在乎患者已经花了多少钱,也不在乎受益人拿着赔偿款怎么花,他想吃什么药都可以,想怎么治疗都可以,哪怕不治疗拿着钱去消费或者存起来都可以,只要确诊就能拿钱。所以一个补偿型的社保医保再加上一个给付型的商保医保,基本上可以应付大部分的大病花费了。
    2023-07-20 02:06:56 0回复
    0
  • 中国药企现在的套路就是放弃原研药,只做仿制药,这样低成本低风险,躺着赚钱。毕竟做研发虽然收益高,比如伟哥这一款产品就至少给辉瑞带来1000多亿美元的收入,但是做研发投入高、风险大,国内药企不愿意承担这个投入。

    像美国的药品专利保护只有20年,保护期一过,国内药厂就蜂拥仿制,所以只要等下去,总有一天,国内也会有仿制的德国针、美国天价药,普通老百姓只能等20年后的仿制品了,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另外,我提醒老师一下,您如果要吃药,请务必优先选购原研药或进口药,国内的仿制药效果参差不齐,跟原研药差很多,并且还会比原研药多很多副作用。14年伟哥专利到期,国内出现一大批国产伟哥,但是正版伟哥的销量不降反增了40%,老色坯们的选择是不会错的,可以说是不看广告看疗效的典范了。

    以我自己亲身的经历来说,我以前咳嗽,还专门跑到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病(钟南山所在医院,不过挂到的是他学生的号),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其中有一样是广州柏赛罗药业的康婷克拉霉素(单价为4块钱1片),我吃了之后效果挺好。后来过了两年,我又咳嗽了,我就找出了当时的药方自己买药吃,发现这个康婷克拉霉素买不到,我就去药店随便买,发现克拉霉素这个药在药店有好几个品牌的,都是国产的,价格从几毛钱一片到两三块钱一片不等,我随便买了两个牌子,品牌不记得了,但都是国产大牌,广告经常看到的那种,结果拿回去吃了屁用都没,白白给我病耽搁了,后来买了辉瑞的,大概七八块钱一片,吃了之后药到病除。

    我当时也很奇怪,心想抗生素这玩意儿,虽然生产厂家不同,但是有效成分都是一模一样的啊,不管是谁家的克拉霉素,化学式都是C38H69NO13,不会有任何的区别,甚至我过去也会嘲笑别人买贵的药是交智商税,因为有效化学成分都一样,肯定是越便宜的性价比越高,但是经过了亲身经历,我不得不相信贵的更好一些。

    后面经过了跟制药行业同学的交流,得知了一些原因。虽然药起作用的是主要成分,但是光有主要成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好比同样是面粉,做出来的面条确实千变万化,做出来的饼、馒头更是五花八门。决定一个药药效的,不仅是主要化学成分,还包括了药的制作工艺、辅料、甚至是形状等物理性状。他给我讲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说人的胃的环境是酸性的,到了十二指肠、小肠又变成碱性的,药的制作工艺和辅料就会影响到这个药的有效成分在消化系统的哪个地方被释放和吸收,在不同的酸碱性环境下释放、吸收,最后出来的疗效肯定也会有差距。总的来说,就是仿制药即便仿制了药的有效成分,但是实际出来的疗效依旧会相差甚远。所以老师吃药请尽量买进口的、贵的,一般来说疗效都会更好一些。
    2023-07-20 01:53:14 0回复
    0
  • 3.人才的稀缺。
    医护人才这里面有很多大坑,先不谈了,这里说说医药人才。
    众所周知,中国的本科教育在民间认知里有四大天坑专业,生化环材,而医药行业直接就在里面占了头两个,生物和化学。
    其实从第2点的药企的研发投入就能推断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待遇不会太好,要知道研发费用的大头从来都是研发人员的工资!根据我看的一些财报,中国国内最顶尖的药企,研发人员的平均年薪为20W,要知道在收入这个领域,平均数几乎总是大于中位数,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从业人员年薪也就十几万,乍一看,也还不少,但是要注意,医药的研发人员学历基本上是以硕士起步,博士为主导,其实硕士也就是能打个杂而已,这么高学历的前提下,这点年薪只能说很一般了。再加上国内药企对研发的不重视,国内的研发人员相比国外药企的研发人员那就等于是炮兵连里的炊事兵,光看别人打炮,自己只能眼看着,缺乏存在感和成就感,愿意干这行的人就越发少了。
    2023-07-20 00:48:10 0回复
    0
  • 前面说了为什么花费30W需要自费15W的问题,下面说说为什么需要德国进口针,为什么需要美国天价药,这会更加触目惊心!!!!!!!

    2.比公共卫生支出低更可怕的是药企研发投入更低。

    中国研发投入top10的药企一年研发总投入是100多亿RMB,而美国研发投入top10的药企是上千亿美元,经我粗略估算有近40倍的差距!!!!!!!!折算成GDP占比,也有30倍的差距,要知道中美公共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才是1:3而已。

    美国药企在研发上的投入通常占到营收的百分之十几、二十几、三十几,而中国的药企通常是百分之几、零点几。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

    美国的辉瑞,2021年,总营收812亿USD,折合5237亿RMB,我是按照2021年汇率6.45来计算。
    研发费用为103亿USD,折合664亿RMB。
    研发费用占营收的12.7%。

    美国的默沙东,2021年,营收487亿USD,研发122亿USD,占比25%。

    中国最大药企国药控股,2021年,营收5210亿RMB,研发费用低到不敢公布,但是据国药控股2022年12月的声明说,未来5年会投入260亿RMB进行研发,折合一年52亿,占比正好1%。
    营收跟辉瑞一样多,研发投入是人家的零头。

    上海医药,2021,营收2320亿RMB,研发21亿RMB,占比0.9%。

    白云山,2021,营收690亿RMB,研发8.75亿,占比1.2%。

    再多的不用列举了,都是这个鸟样,忘了说,中国这些药企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都是研发费用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些药企的研发基本上就是做做样子,完全不思进取,就等着国外的药专利到期了来抄一抄,做个仿制品继续卖。你看,辉瑞的伟哥专利一到期,白云山不就急不可待地推出了仿制药金戈赚得盆满钵满吗?并且这个金戈现在已经成了白云山最重要的产品了。

    中国的药企如此摆烂,以后少不了要靠什么美国药、德国药、法国药、瑞士药来救命,这就更加不可避免你文中描述的场景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2023-07-20 00:29:24 0回复
    0
  • 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023-07-19 15:01:27 0回复
    0
  • 社会病了,医院病了,要是医生再病了,那就真的完了。
    2023-07-19 15:00:59 0回复
    0
  • 25929
    积分
  • 2244
    博文
  • 9184
    被赞

个人介绍

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