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新千年之八: 伊朗加入二
安 文
再说第二个联盟:俄欧联盟。其实美国怕的是罗马帝国重现。有人觉得:罗马帝国早亡了,美国怕什么呢?罗马帝国确实早亡了,但“罗马”这个词却长久存在啊:说在欧洲历史上出现过“神圣罗马帝国”,囊括了历史上的大部分欧洲;再如莫斯科大公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之后,就自称皇帝,还把莫斯科称为“第三罗马”。俄如和欧结盟,将意味着扩大版的罗马帝国复活!
布热津斯基说的第三个联盟,就是中俄伊联盟,针对的是什么呢?历史上四大汗国!只要把元对应中国;钦察汗国对应俄罗斯;然后无视察合台汗国,再把伊儿汗国对应伊朗,就对上了。我们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有空看看,不管欧洲人还是阿拉伯人对四大汗国震撼性描述,就明白他们内心深处是怎么想的了。
有人可能要说:现在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用古代来类比现代,是不是有点过?光从字面数字来看,这种说法可能有道理。如对比一下沙特和伊朗,好像两者之间也没啥差别。像国土面积,伊朗164万平方公里,沙特略多一点,有225万平方公里,当然它沙漠也多。人口伊朗占优:8500多万,沙特3481万。就GDP,沙特比伊朗要高出一大截:2021年它是8335亿美元,伊朗只有5000多亿美元。但在这世界上,国力强弱不是这么比的。为啥呢?看张伊朗地形图:
看出来没有:伊朗地形非常别致,它四周都被各种山脉给环绕着。从西北往东南是扎格罗斯山脉;北面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和科佩特山脉;东面是加恩山脉和萨哈德山脉。如果你是伊朗的敌人,光看到这种地形,就得倒吸一口凉气,就明白这是个易守难攻的国家。但伊朗也不是没缺点。如它东面的加恩山脉和萨哈德山脉之间,就有个挺宽的缺口,东面从阿富汗那边就可以进入伊朗。但问题是进入并不等于能搞定。翻过这个缺口之后,就会遇到一大片沙漠,叫卢特沙漠。这是一片绝对的死亡之地:地形崎岖,夏季极热,还多风沙。沙俄时代,有个俄国探险家叫尼古拉·哈内科夫,去那里走了一遍,算他命大,挣扎着走了出来,然后说:中国北部的戈壁,如果和卢特沙漠来比,都还是肥沃的。那好,就算入侵的人运气好,穿过了卢特沙漠,顺着地形,又会进入卡维尔盐漠,这地方更可怕!因为它其实是古代一个大湖,干旱后在表面留下一层厚厚的盐盖,但在这层盐盖保护下,底层有不少淤泥,太阳就晒不到了。所以卡维尔盐漠就留下了藏在暗中的无数淤泥潭,还深不可测。
如果没当地人引导孤身进入这块盐漠,走着走着,突然坚实的大地一软,然后人一只脚陷进淤泥里,千万别想用力拔出,一用力,另一只脚站的地面也会裂开,然后人就会一点一点被淤泥吞没。之后风沙吹过,带来沙尘和盐碱颗粒,将所有痕迹都扫得一干二净。所以外来入侵者如能穿过这两块沙漠,绝对称得上“伟业”。在数千年历史中,似乎就一个人干过。1721年,阿富汗人马哈茂德·霍塔克率领大军,成功穿过这块沙漠,兵临当时的伊朗首都伊斯法罕,终结了萨法维王朝。
还有个地方,也能穿越伊朗,但没啥用:
看到北面厄尔布尔士山脉和里海之间,用紫线标出非常狭长的那条绿色没有?这一小片地方,绝对是整个西亚的“异类”:它居然是亚热带湿润气候,非常湿润,河道密集,当地种水稻,一副江南水乡的景象!
因为它北面是厄尔布尔士山脉,附近里海蒸发出的湿润水汽,被山脉挡住后,就变成雨,下在这一小片地方了。对这块地方,古代过这里的游牧民族都骂得要死:没道路,沼泽密布,空气湿润,身上老黏糊糊,还特会长蚊子,过这里的游牧民族经常还没走出,就得疟疾没了。现在伊朗对这地方进行开发,成了粮仓,还有人在迎风面的山坡上种桑树、养蚕,搞丝绸工业。但对打仗来说,这地方意义就不大了,想搞伊朗的话,还得翻越厄尔布尔士山脉,才能进入伊朗的核心地带。但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有很多游牧民族通过伊朗,不少还征服过伊朗,那它们是怎么过的呢?再看图。
看到上面那条蓝色的箭头没有?这是伊朗在地缘上的唯一弱点:外来入侵者可穿过一条河谷中一个叫马什哈德的城市,然后转向西边偏南方向,穿过科佩特山脉一条河谷,再沿着厄尔布尔士山脉山麓,进入伊朗核心地带。除了那个阿富汗人马哈茂德·霍塔克,历史上几乎所有人都是沿着这条路线征服伊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