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端午节又快到了!
在我童年记忆中,对端午节印象最深的的就是外婆包的一个个白白胖胖的粽子,长大之后,每到端午节,最怀念的,也就是这一口粽子。
早在端午到来前两个月,外婆就会约上她的小姐妹,头戴草帽,肩挎竹篮,去芦苇荡上采摘粽叶。粽叶的挑选很讲究,要选取那些叶片儿大,颜色鲜青,形状自然的芦苇叶,这样包粽子米才不会漏出来,煮出来的粽子也会有一种淡淡的清香。摘好粽叶后,去河边,一片片洗净、叠齐、捆扎,悬挂在屋檐之下,经受太阳的暴晒,叶子颜色就会逐渐由浅变深,成为一片合格的粽叶。
临近端午,外婆就开始为包端午粽忙碌起来了。最费时费力的就是糯米的准备,外公在外赚钱做小工,家里只有外婆一人和只会帮倒忙的我,所以什么事都只能亲历亲为。外婆小小瘦瘦的身躯,费力地从粮仓里搬出糯米袋,倒在竹筛中仔细筛选出小石子,坏糯米等杂物,再背着竹篮,一次又一次的往返河边耐心淘洗干净,然后倒在事先准备的大盆中,倒入清水浸泡。准备好糯米,就需要洗煮粽叶了,从屋檐上取下晒好的粽叶,用清水洗净后放入锅中,盖上锅盖,水开后煮上十分钟左右即可,此时厨房里已经充满了粽叶的清香,煮好的粽叶同样需放入清水中浸泡。
第二天,外婆早早起床,把准备好的粽叶糯米放在一起,边上配上红丝线和剪刀,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外婆熟练的取出三片粽叶,按顺序排列好,卷成倒圆锥的形状,往里加入适量糯米,加入一勺清水,在一盖一绕,卷成三角的形状,然后取出一根红线,一缠一扣一剪,一个饱满可爱的三角粽就包好了,满满一大盆的糯米,没一会儿就包完了。
包好粽子后,就到了我最期待的环节,煮粽子。在大锅中倒入粽子,加满清水,盖上锅盖,就架上柴火开始烧了。粽子难煮,一锅大概需要三小时左右,中途还需看好时间重新添水,防止锅干。锅中水开后,粽叶的清香就开始散发出来,越往后味道越浓,馋的我上窜下跳,不停的缠着外婆问好了没好了没?烦的外婆直接把我驱除到厨房外了。
煮好粽子,第一个永远是给我吃的,外婆小心翼翼的从锅中取出一只煮好的粽子,剥好皮放在碗中,再从碗柜中取出糖罐,仔细地用勺子挖出些许白糖,洒在白粽上递给我,叮嘱我小心烫,慢点吃。早已馋疯的我哪顾得这么多,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沾满白糖的粽子送入口中,一瞬间,粽叶的清香,白糖的清甜,糯米的软糯,充斥口腔,味蕾得到极大的满足,不过片刻就吃的干干净净。嘴一擦又缠着外婆要粽子去了。
长大后,外婆年纪虽大,但还是坚持每年包粽子送给我们,去年七月,外婆因病离世,以后再也吃不到外婆包的粽子了,想起外婆,也常常难受至极。
又是一年端午节,再不闻小院粽香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