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思维破局,方可开放有道

见青山 最后编辑于 2023-06-03 08:21:55
1472 2 4

       见青山

      近日,一段家长带小孩进深圳大学参观被保安拦下的视频,引发公众对高校校园是否应该对外开放的讨论。5月17日,同济大学率先调整进校措施,允许校外人员刷身份证登记后入校。复旦大学等上海高校,均允许校外人员完成一定的登记手续后入校。

高校校园要不要向公众开放?笔者认为,高校应当积极配合社会上的呼声,主动寻求最好的方案,在筑牢安全底线的情况下,调整入校管理规定,有序开放校园。

学术无界,绝不画地为牢;历史千年,就不固步自封。首先,我认为高校设置了围墙和大门,从来都不是为了与隔绝社会而存在的。从最初的起点来看,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不仅是在创造知识,更是在开放中传播知识。离开了思想的公开交流,思维间也就失去了互相理解,于是产生了狭隘的、固执的偏见。由此可见,开放大学的大门,是在缩短思维的距离,实现知识的自由来往。

关闭大门从来不是高校的应有之义,因为开放大学,也是在公平、公开、公正地给予大众满足需求的机会。大学校园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地方,而且也是一个休闲的去处。大学的人文氛围,可以让外来访客感受到心灵的平静和对知识的敬畏;外来人员的来访,也给大学校园增添了活力。

精神上的思维局限使人短视,高校应该客观认识到,拒绝思维破局,也就拒绝了与时俱进。高校关上大门的同时,也束缚了观点的流通。那些本应该“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青年人,在这种情况下,不知不觉中观念滞后,沦为了“装在套子里的人”。所以,高校不应该带头说“不”,企图“以关代管”,用退缩的方式让自己高枕无忧。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管理越来越普及,高校管理的难度也大大降低。高校纠结于是否开放校园的背后,是权责纠缠,责任主体不明——由大学校园开放引发的问题是由谁负责并不明确。法律部门应完善关于安全保障的法规条例,细化多种情况下的责任主体,明确学校对于学生安全责任。有法律兜底,学校才更敢于打开校门。否则,就会延续保守、封闭的管理办法。

思维破局,方可开放有道。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难题,不如转化思路——这种开放,何尝不是一种机遇。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开放水平,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彰显高校高瞻远瞩的社会责任感。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 珍珠传奇
  • 文学院
发送

2条评论

  • 好观点
    2023-06-03 09:57:12 0回复
    0
  • 高校已经到了开放的时代了。
    2023-06-03 08:24:18 0回复
    0
  • 264
    积分
  • 15
    博文
  • 76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