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大学校门,该打开了

江浸月 最后编辑于 2023-06-02 21:40:16
2504 1 4

近日,深圳一位父亲五一期间带着自家孩子去深圳大学参观时,被保安拒之门外的视频在网上疯传,随之关于“大学校园能否对外开放”的话题便引发网友热议。

对于大学究竟应不应该对外开放的这个事情,大家的观念似乎还停留在被疫情阻隔的那三年。但笔者认为,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高校也理应做出适当的转变。校园开放早已成为共识,开放是必然的。一个好的大学应当是“没有围墙的”,以一个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社会,才是一个大学该有的作为。

大学的开放有利于更好地融入所在地区和社会,也能承担起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文化熏陶。人们想参观大学是一个正常的行为,大学里既弥漫着学术气息,又洋溢着青春活力,并且许多大学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只要走进大学,人们至少物理意义上进入了学术的殿堂,这种体验是其他景区所无法给予的。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大学,也展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拳拳之心,人们对大学氛围的朴素向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蓄,博学笃行”……这些国内大学的办学方针,包容与开放之意从字面上就已扑鼻而来,所以,一个从社会里生长出来的大学,也应当服务社会,它需要保持开放。

其次,大学校门的打开,不仅是公众的“走进来”,更是学生的“走出去”。疫情三年,留给学生的记忆大多是“封校”、“核酸”,许多交流活动也不得已被搁置。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不只是存在于校内,多校联动、人文交流都是高校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在疫情以前,许多大学允许别校学生旁听,曾有学生说“我曾偷师无数”,这对学生的视野开拓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这才是大学该有的模样:在开放包容中,通过多元、密切的交流互动,充分满足人的反战和探索愿望。

大学开放才是常态,封控是在特定条件下迫不得已的措施,后者理应是服务于前者,并为前者这个更大的共识创造更大的实现空间。大学的开放程度也代表着高校自身的包容性。高校不应该是封闭的象牙塔,与社会互动互融,不仅可以更多造福社会,高校也能从中吸收能量,有助于知识创新。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文学院
  • 顺其自然者
  • 珍珠传奇
发送

1条评论

  • 利多弊少,可以打开。
    2023-06-03 07:18:04 0回复
    0
  • 107
    积分
  • 7
    博文
  • 32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