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与堂妹闻阿姨一起吃饭。
闻阿姨给我斟满了酒,也给自己满了杯,没有一点客套,言谈举止优雅。白酒哇!竟然还要“底朝天”!旁人指出我干杯留半,我脸红了,自嘲不是喝了酒脸红,是见到78岁的闻阿姨能够这般喝酒,自己怪不好意思。
她媳妇在一旁说:我婆婆知性爽朗心态好,我和许多人一样很崇拜她。
还以为你是她女儿!长得也太像了吧?电影里边好像也没有媳妇这样夸奖自己婆婆的台词······
讲到了丈母娘的老爸在上海滩银行工作,还是个文青,给蓝萍的电影写过评论哒!
丈母娘的祖母与茅盾一起读的私塾。
丈母娘曾经像模像样关照我妻子:这个年头也不是随随便便有人静得下心来,絮叨历史的过往与身边的历史。小松弄捣的《话说常州》,我看有点像茅盾的《子夜》,了不起!也不一定要出名,像我父亲一样,写写东西是一种信仰。让他安心写作,这是他的命!
丈母娘到底是茅盾的“邻家”······
三十年前,老摄影家耿荣兴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凌家铺子”······
妻子把画面移到了高邮她父亲的老家······说来话长的陈年往事被茅盾的话题激活,怎么就提起了潘汉年?
讲以往,容易忘了今夕是何年?
几个“点”,先记录下来——
太叔公是清朝最后的武状元?赶快百度一下。
爷爷的弟弟,早年加入了潘汉年体系。被妻子骗回老家,害怕“哪天就牺牲了”。有人说可惜了,都没有混上离休待遇。苍天回应——总比潘汉年好吧?
父亲后来一直受到党的培养,所以他至死不忘党的恩情。
再来看多人批评我的《话说常州》
是葫芦牵到扁豆藤······俺的唧唧歪歪结合“扯到茅盾又搭上潘汉年”,是否料还蛮多各有千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