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还原”“大吼大叫”的真相对于认定是否“司机无责”很重要
无所求
5月20日,大河报·豫视频。发表记者殷海涛的文章《细节还原“父女不下网约车”纠纷,网约车平台发声:会妥善解决信用分问题》。
大家知道,连日来,发生在杭州的“父女赖在网约车34小时不下车”事件,引发广大网友深度关注。
毫无疑问,“34小时不下车”的行为,实属罕见,颇为极端;如此损人不利己,通常无人做得到。既然发生了,人们就想了解整个事件的细节。
因而我被文章标题中的“细节还原”所吸引。然而通读该文后发现,从父女俩上车,到网约车司机取消订单,这一段发生了什么,并没有“细节还原”。
这一段时间里,网约车司机声称是,乘客“大吼大叫”;平台称之为,“乘客持续与司机发生言语分歧”;乘客对此没有描述。
目前,警方的初步结果是,司机无责;平台表示,会妥善解决信用分问题。
我也算是关注此事的一个网友,目前个人有这几点认知:
其一,警方前后处置此事没有问题。警察不过早介入无治安违法行为的市场服务民事纠纷,是慎重执法,完全正确;我不赞同胡锡进对警方的批评。
其二,父女俩持久不下车,不听警方劝告,不配合警方调查,不听街道工作人员劝告,通过正常渠道和流程解决问题,是不理性的;在车上撒尿是违法的,被行政拘留,咎由自取。
其三,“司机无责”应指警方介入后的司机行为;不包括警方介入前的司机行为。
其四,从父女俩上车,到网约车司机取消订单,这一段时间发生了什么,需要重点“细节还原”。这一段细节,决定了司机是否“无责”。乘客是否算上“大吼大叫”?需要鉴定公认,而不是司机单方认定。
其五,当时正下着大雨,乘客没有雨具,乘客没能在候车点上车而情绪激动,也与大雨有关。司机取消订单,是否故意使坏?
其六,网约车是服务方。我虽不认同“顾客是上帝”,但也认为服务方要热情些,包容些。乘客在大雨中没能在候车点上车,情绪有点激动,虽然不妥,但可包容。
其七,平台公开一下,司机可以“取消订单”的条款。我质疑司机“取消订单”的合规合法性。
我这7条,敬请网友们指教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