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语】安装带监控的智能家居要注意使用边界
【平常语】安装带监控的智能家居要注意使用边界
近年来,智能可视门铃、带监控的智能门锁日益成为守护住宅安全的标配产品,但这些监控设备极有可能收集邻居的隐私信息。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一起邻里可视门铃纠纷案,引发网络热议。法院终审认定可视门铃摄像头侵犯邻居个人隐私,应予拆除。对此,你怎么看? 笔者支持法院的做法
家里有老人、小孩,或者是独居人士,装个可视门铃、带监控的智能门锁,可以从手机上看到家门口有人逗留、识别访客信息、推送门前异动、逗留徘徊报警,还能远程可视通话……对智能家居使用者而言,摄像头能给其带来便捷和安全感;可是你安装智能家居摄像头的视野范围覆盖了邻居走道区域,不可避免地将对邻居的进出人员及其面部长相、进出时间及其规律、来访人员等相关信息进行摄录和识别,从而可得知邻居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信息,侵扰了邻居的私人生活安宁,涉及侵害邻居的隐私问题。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明确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保护范畴。使用者出于保障家庭人员和财产安全的考虑安装智能可视家居,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此空间内可以看到邻居的出入情况、家庭人员信息等,已经超出了可以监控的合理范畴,侵犯了邻居的隐私权。
如何保护“私人生活安宁”,又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等合法权益,还有必要进一步在法律上对“私密空间”的范围予以明确划分,弥补监管空白,要将可视门铃、带监控的智能门锁等纳入强有力的监管范畴,更要避免可视门铃等成了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罪恶之眼”。公众也要能明晰权利边界,增强法律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同时也要增强维权意识,对他人侵犯自身权益的不法行为,也要能勇于维权,要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避免侵犯到了他人的“私域”。要防范智能家居带来的“双刃剑”风险,需要多措并举,要让“可视门铃”等家用摄像头走出监管盲区,变得更加安全。
-
嫳屑男子
-
小花尖尖
-
细水潺湲
-
西江月
-
珍珠传奇
-
顺其自然者
-
康熙
-
云水谣
-
常州小城
-
人参果
-
双桂女
-
八月小龙
-
凤凰
-
曲径通幽
-
徐永固.
-
阿敏
-
萧潇飘逸
-
老杨
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