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父母先打骂受扰者,期待调解不以谅解为目标
无所求
5月3日,封面新闻披露。“热心大哥高铁上怒斥熊孩子家长获喝彩”这个话题,5月3日登上了热搜。网传视频中,一位男性乘客怒斥孩子母亲的打人行为,并指其“有小孩不代表有道理”“当着孩子的面这么吵”“三个人对付一个人”……一番言论得到同车厢乘客的鼓掌支持,也获得广大网友的点赞。
事情发生在5月2日晚8点半左右。C6276次城际动车,行驶在眉山东至成都东区间。14车厢14D座位的杨女士,一行有7人,包括3名儿童,其中2名是免费乘车儿童,年龄较小。3个小孩玩耍嬉闹声音比较大,吵到了坐在前排的王女士,更有熊孩子反复踢打王女士的椅背。于是王女士便转身制止,叫孩子别踢了。却由此遭到了杨女士老公的责骂,王女士也骂了回去。更不料,又被杨女士扇了一巴掌,王女士也还了手。
从视频所示,以及记者向目击者了解到的这些情节看,错,完全在杨女士的夫妻俩。
孩子无所谓对与错。免费乘车的儿童,还没有参与社会生活、协调人际关系、顾及他人感受的能力。他们只知道好奇、好玩、有趣。
晚上8点半,车上乘客旅途劳顿,无疑是想安静一些便于休息的。即使白天乘车,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希望安静,不喜欢吵闹。杨女士夫妻俩应当主动,提醒或引导甚至强制孩子们声音小一些,告诉孩子们在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别人要休息,要安静,更要阻止孩子不要击打前排座椅,让前排同行旅客不舒服、不愉快。很显然,杨女士夫妻俩谁都没有做。为人父母者,失职者就是如此。子不教,父之过;有娘养,需娘教。有养却无教,大概便是如此。
前排王女士,已经不堪其扰,不见孩子的监护人履行义务和职责,只好自己来劝告孩子,不要再乱踢她的座椅。这时,如果杨女士夫妻俩是一对懂道理的正常父母,应当立马意识到自己的失职已经侵害到别人的正当权益,应当向王女士表示道歉,同时对孩子进行提醒、管教、讲道理,规范其不当行为。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堂堂须眉男监护人,如同巨婴一样不懂世间基本道理,非但不引导孩子,反而责骂其受害者!人之无耻感,大概便是如此。
值得赞赏的是王女士,没有忍气吞声,没有逆来顺受,没有被蛮横无理所逼退,而是直接回怼过去。此时此刻,作为妻子杨女士,见到自己老公骂人,应当自知理亏,劝诫丈夫停住,别把事情闹大,反而是生怕事情闹得不够大,竟然动手殴打其受害者!天下有此同类,简直就是耻辱。邪气冲正道,大概便是如此。值得赞赏的是王女士,没有被凶神恶煞的杨女士吓倒,相信人间正道,不畏对方人多势众,勇敢地奋起自卫,举手还击。
还要赞赏的是,旁边的一位旅客大哥。大概实在看不下去了,也不愿意事情闹得更大,便起身劝解他们各自相安。不料,杨女士夫妻俩继续蛮不讲理,大哥不客气了。杨女士老公争辩道,是王女士先打人的。大哥直接驳斥回去,是你们(指杨女士)先动手的!
杨女士恬不知耻地辩解道,“是因为被骂了才打人的”。大哥直接戳穿她的谎言,“最先辱骂人的是你们这个男士(指杨女士老公),人家女生开始没骂人,不能因为你骂完人了就不让人家骂了,人家骂你就打人家。”
然后大哥高度概括,3点,“有小孩不代表有道理”“当着孩子的面这么吵”“三个人对付一个人”。车厢里立马一片掌声,表示支持。其实,车厢里的人们都想安静地休息,都受不了这一家子,都看不下去杨女士夫妻俩如此豪横野蛮,都对大哥的见义勇为、仗义执言表示赞赏。
后来,王女士报警了,警方介入调查处理了。我所期待的是,警方调解的目标不仅是双方和解,更不是受害者对加害者的谅解,而是依法依规处置肇事者,让肇事者依法承担起应当承担的责任;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肇事的,与自卫的;先骂人的,先动手的,与回击的,性质大不一样。千万不要用斗殴、肢体冲突,来混淆是非,模糊界线。坚决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得到真正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而不是表面上一时的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