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急”无妨长久之治
近日,四川甘孜州一位游客的吐槽引起了围观。该名旅客声称,旅途中的一公厕需凭空瓶方可进入使用。事件在网络上不断发酵,网友纷纷评价如此的管理,未免有些“不人道”。
据悉,此公厕属于绿色驿站,是相关部门构建的环保项目,拾取空瓶也是当局为公益环保开辟的一条路径。笔者认为,的确应将构建绿色生态环境作为社会努力的方向,然而做法规定也不应脱离实际,须结合当下需求和长远目标,才能打造科学合理的方案。
环保工作是近年来十分值得关注的话题。作为西南旅游胜地的四川甘孜州,尚未被大规模工业文明覆盖,是感受自然风光、淳朴民风的乐园。然而,部分旅客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极易打破这里的宁静。纵观祖国的南北河山,无数景色都因对不文明的忽视而被污染了眼眸,这无疑是多方面的损失。因此,相关部门提高警惕性,能够增强环保意识,我们应当给予肯定。
然而,矫枉必不可“过正”。一些“环保”的举措很可能给游客带来极大的不便。公共卫生间本就是具有应急性质的设施,在此处设置障碍,反而与设计初衷背道而驰,容易造成诸多困扰。一味按照规定办事,不顾燃眉之急,实际上陷于教条主义的错误。游客生出不满情绪,也会对环保工作产生排斥心理,更不利于绿色生态的宣传与建设。
行环保之责,又兼顾到游客体验,这是对有关部门能力的一种考验。“空瓶换物”本身是一个良好的思路,倘若换作凭不同数量的空瓶换取相对应的礼品,或许会得到更高的关注度与接受度。亦能借鉴现有的成功经验:蚂蚁森林的案例,打造四川甘孜州自己的app,介绍旅游景点,人文风俗的同时,对景区环境保护进行宣传;app使用者亦可通过完成虚拟世界的各项任务,为甘孜州的美增添一点个人的努力。让游客的参与感、体验感俱佳,是自觉关注、助推环保事业的一项动力。
环保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为了所谓功绩,断不可忽视当代人的利益。在维护环保观念。发动群众参与此项百年工程,当代的人们也等待着更完美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