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现五一民宿涨价毁约潮,凸显社会诚信仍未走出深谷
无所求
4月25日,扬子晚报发文《五一临近,你遇到“酒店刺客”了吗》。4月24日,人民网发文《变着法子让游客退订,无良民宿吃相太难看》。近期屡霸热搜热榜的话题,除了“上海车展宝马MINI展台冰淇淋事件”之外,就是这“五一假期临近民宿涨价纷纷毁约”的现象了。
说的是,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各大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纷纷告急,价格不断飙涨。尽管早早订好行程的旅友们,心思都快跟着假期跃跃欲试、蠢蠢欲动了。然而,却突然发生了旅友们想不到的事情,有些民宿装修了,有些民宿老板破产了,有些民宿转卖了,有些民宿倒闭了,有些民宿客服人员离岗了。尽管突发情况五花八门,但是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旅友们预定的民宿,无法按约入住,要求退订,接连毁约。
事出反常必有妖。为什么五一小长假临近,出门寻找诗与远方的驴友们准备出发,民宿老板多年难得的赚钱机会来了,却要装修、转卖?为什么突然倒闭、破产了?预定民宿的人们立马发现,这些出状况的民宿,一没有装修,二没有倒闭,三没有专卖,四没有停业,而是挂牌另约了,但是价格上涨了很多或者翻了数倍。原来如此!毁约的目的,是为了新约;新约的目的,是为了涨价。
大家知道,市场经济以来,涨价不是新闻。价格随着市场供需等因素,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然而,毁约,必须是新闻。这种视诚信为无物的行为,必须依法得到遏制。
市场交易,是自由交易。不能强买,也不能强卖。你预定的民宿,到时候也可以不去住;预约的民宿,到时候也可以不给你住。但是,市场交易,是遵循市场规则进行、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的交易。预定的民宿不去住,预约的民宿不给住,两者都是毁约行为,都是破坏合同约定、违背市场规则的行为,都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总之,市场交易必须是法律约束下的信用交易。毁约者,必须付出代价。
遗憾的是,这些民宿老板,宁可付出毁约代价,也要将毁约进行到底。举一例吧,杭州邓女士此前通过平台预订了一家成都的民宿,3晚价格345元;而今接到民宿电话称在装修,让她退订;邓女士发现该民宿在其他平台上出售同日期的同款房源,房价涨至500多元一晚;平台的处罚是1.5倍罚金,外加降低流量处理。可见,处罚力度太小,毁约比履约划算,老板当然是绝对的理性经济人,怎么划算怎么来。即使合同里规定毁约者两倍价格罚款,也阻挡不了民宿老板的毁约。
众所周知,诚信是无价的。保持较高的社会诚信水平,会降低社会交往的成本,对全体社会人都有利。毁约者,降低了社会诚信水平,提高了社会交往的成本,侵害的是全体社会人的利益。所以,加大对毁约行为、失信行为的处罚,维护全体社会人的利益,必将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我们设想,如果把毁约的民宿老板,纳入社会征信黑名单,禁止其在所有平台注册,而且把毁约的处罚标的提升到价格的5倍到10倍,你看还有哪个民宿老板毁约!
或许有人会同情民宿老板,疫情3年了,民宿老板亏大了,好不容易碰上一次赚钱的机会,会损失很大。这份同情,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市场规则、交易诚信,更加重要。规则市场下,参与者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风险和收益都要接受。早早签订预约合同的民宿老板,当初也不是傻瓜。如果疫情再度严重起来,大家不敢出门,这次五一旅游火不起来,那他明显就赚了。疫情是人类暂时无法抗力的风险,旅游行情可能火爆,可能继续萎靡,民宿老板,所有行业,都会知道这一点。
五一小长假快要到了,五一假期预定民宿的毁约行为,早已议论纷纷,满城风雨。现在看来,网络舆情,对毁约行为构不成压力;平台处罚,也是不痛不痒,不起作用,消费者协会偶有发声,并未起到震慑毁约行为的威力。最后期待的,只能是市场监管部门,该出手时要出手,依法依规,也要合情合理,出台统一处理意见,平衡民宿老板和预定民宿消费者之间的利益,维护社会的诚信,维护市场的规则,维护法律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