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此文献给“世界读书日”
阅读旧著 撰写新作
甘 草
1992年出生的薛昊,网名“西瀛白衣”,曾经家住西瀛里,他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在常州读的小学和中学,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并被录用。他师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陈仁寿教授,从事古籍考证、医史编撰、书籍著述等医史文献学科相关工作。曾发表《常州医学与先医庙》等论文。自从2022年11月6日,他来敝宅访问后,虽然我比他年长51岁,但却成为了忘年之交。有一次,他带来了一本残缺不全的《温灸保健学》复印件,共有30页。此书编写于1943年,因经济无着,未能付梓,后得友人资助,终于出版。这是研究常州中医针灸史的珍贵资料,我如获至宝。
许元龙在1949年编著出版《温灸保健学》,图文并茂,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发明灸疗保健片与温灸仪器。不但无刺痛灼肤之苦,且有事半功倍之效。他在自序中写道:“征之往昔,例如徐平仲之中风灸神阙穴而得甦,郑义宗之虚脱灸气海穴而安定,张相国之腹疾灸中脘章门两穴而愈,此均史册所载,信可以征。后人乐汤药之便,恶灼肤之苦,于是不加重视。迨至今日,几成绝响,良堪太息。考温灸之术,实具冇诱导兴奋镇静灭菌等功用,且于人体健康之保持更具特殊之效能。际此生活高涨之时,贫病交迫者遍地皆是。鄙人为民族健康计,不忍此精深之治疗方法日渐泯灭,编著是书。”
《温灸保健学》内容丰富,将温灸原理及适治功效,作系统说明。详细介绍了八节延寿灸(主穴为神阙穴)、扁鹊扶阳灸(命关穴、关元穴)、弋仙长生灸(中极、关元、气海、中脘、膻中、承浆、百会、大椎、腰俞)、扑痨灸之功用、祛风灸之功用等,重点介绍了灸足三里穴的作用,古语云:“三里灸不绝,一切病灾息”,不仅在隋唐时流行,在国外也受到重视。常州(武进)国医公会理事长谢约称赞他:“医者中之有深心者也。吾闻之戚友之得君施其术者,疾无不效,效无不愈。比之汤药治病是为捷速。”他的诊所主要有两处,一是常州十子街28号,二是在上海南阳桥西藏南路547弄2号,并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悬壶行道。上午门诊,下午出诊。
我认真浏览原著,在学生的协助下,将竖排右读的原文重新输录,改为横排左读,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进行断句和添加标点符号,查找有关原文对谬误之处予以更正,并从孔夫子旧书网中查到照片进行补充。从中学习到作者引经据典的学识,敢于创新融合的学术思想,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至今仍可沿用和推广。
阅读的过程,也是继续充电的过程,也是温故知新的过程。
令我高兴的是,通过对《温灸保健学》的阅读和理解。促成和加快我撰写《老中医许元龙的故事》。此文于2023年4月23日在《常州日报》发表。
我素有剪报的习惯。《常州日报·大千世界》1992年4月15日刊登的《路遇险幸逢青年相救 老医生献方五则表深情》,是块豆腐干大小文章,保存至今。事情的梗概是:年逾古稀的老医生许元龙,3月22日晚7时许行医回家,途经县学街时被歹徒抢走拎包,幸遇好青年顾建中奋勇追回,奋力夺回歹徒手中的拎包,但顾建中遭歹徒砍了2刀。日前,许医生致函本专栏,献出家传验方5则,以表达感激之情,供广大读者修合,以防必时之需。5张方子包括:接筋续骨丹、接指丹、接筋方、止血内服方、跌打损伤晕厥如死要方。
许元龙在临床上针药并施,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研制了救苦万应膏、追风逐湿膏等外用膏药。正由于家学渊源、衷中参西,博采众方、自成一体。家藏验方秘方甚多,出现1992年的献方故事,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