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捉内奸”强查员工手机,企业怎能有恃无恐?近日,武汉一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两次以找内奸为由,要求查看员工手机。由于员工林女士拒绝配合,于是公司认定林女士就是“内奸”,强行将其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手机的聊天记录和通讯录涉及到员工的个人信息权、隐私权、人格尊严等。而且,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这一权益。这一波操作无疑是对法律法规的漠视,对劳动者权利的无情践踏。无独有偶,在数字化背景下,职场中存在的侵扰员工隐私的行为,还包括打在着“规范员工行为规范”的口号对私人设备进行严格监控、GPS跟踪和在更衣室等地安装摄像头等。维护公司内部重要信息、提高公司效绩当然有必要;尊重员工尊严与权利,须臾不可少,公司利益和劳动者权利二者并不是矛盾关系。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更不可以变本加厉,披上种种看似合理合法的外衣干非法勾当、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实际上,用人单位与员工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企业单位不能依靠庞大的资本去模糊公私界限、自我赋权、任性妄为。这样做,只会损害企业形象、造成人才流失、影响未来发展。劳动者的尊严与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在人们维权意识与网络曝光能力越来越强的时代,任何伤害和欺压员工的做法,都会受到曝光和批评,任何行为不当者,也都会被依法追责。员工应该增强维权意识,善于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利。不忘收集保存相关证据,用法律为自己撑腰,对职场“潜规则”勇敢说“不”。保障劳动者权利,除了员工自己,企业和相关部门也要有所行动。企业员工个人人格尊严的价值并不低于企业形象价值和经营盈亏价值。一个合格的现代企业,除了科学化管理,更应该守住法律底线、抓住人性温度。将员工尊严和企业盈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既是可持续发展所需,也是践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若想要劳动者面对职场非法侵扰硬气起来,想要企业不敢随意对员工做出越界行为,重中之重,还是要从法律入手。细化和强化关于保护劳动者职场安全的法条,例如降低维权成本、增加违法成本。只有三者合力,才能筑牢职场安全屏障,提高组织凝聚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