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怒怼”事件?
吴尧舜
据媒体一则报道说,昨天,“中国电科员工因清明节被强制加班怒怼领导”的聊天记录,在网上“现象级”刷屏,引发热议。聊天记录显示,中国电科成都区软件开发事业部的一名员工因领导安排清明节加班而暴怒,发泄了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加班的怨气,引起同事共鸣并纷纷要求辞职。
此后,中国电科回应称,上述微信群聊天记录所涉单位和人员,均非该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并表示对于传播、扩散虚假不实信息的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目前,事件仍在调查中,但这段对话能引发如此热度,相关话题一度霸屏微博热搜前三,显然不仅因为这名员工骂得“爽”,更说明很多人产生了共鸣。
如何看待怒怼事件,文章说,不管网络截图中是哪家公司,如果真如对话说的那样是“早8晚11”的作息,那肯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更让人感到沉重的是,类似的集体加班早已不算新鲜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某车企高管“周六是奋斗者的正常工作日”的言论就曾引发争议。类似事件屡屡发生却常常不了了之,其原因值得深思,尤其是背后的“三弱”值得正视。
首先是很多企业的领导法治意识弱。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很多领导把加班视为奋斗、视为正能量,却很少去思考这样是否违法,企业员工也出于各种原因默许默认。这次员工的“怒怼”截图,仔细看下来最令当事人气愤的并不是加班,而是领导让员工加班、自己却躺平。其次是行政主管部门执法监督弱。加班违法,但很多企业长期加班,甚至把加班当作企业文化,却无人过问。“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牙齿”的法律,只会沦为一纸空文。有关部门亟待建立有效的发现、监督和处罚机制。
最后是工会组织维权意识弱。《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如果真如对话中那样出现员工集体要求辞职的情况,说明加班已引发普遍不满,理当为员工撑腰的工会绝不能形同虚设。
相信在各方关注下,这一事件肯定会真相大白,得到妥善解决。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以此为契机建立有效机制,让同类事件不再频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