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防范各路价格刺客,必须规范商家明码标价
无所求
今天,3月15日。大家都知道,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权益日,已走过40个年头,为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2023年我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的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要提振消费信心,就要让消费者放心。然而,近年的“雪糕刺客”“话梅刺客”,入列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更是深深刺痛了消费者的心。被刺痛的心,如何放得下来呢?消费信心,如何提振上去呢?
3月14日,黑猫投诉联合热点连续第四年发布了《2022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分类汇总整理出2022年消费者最关注的三类问题,分别是,食品安全、价格刺客、医美乱象。这个结论,提炼自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网相关“消费维权”的4829多万条信息。微博维权投诉用户511万,博文量2870万,博文阅读量330亿。可见,价格刺客,成为消费者权益热议的三大焦点之一,符合客观真实。有效解决价格刺客现象,需要懂真格。
表面上看,价格刺客现象,商家似乎无过错,明码标价,无强迫交易,交钱交货,中规中矩。其实并不然。刺客商家玩的花招,实在像是不见血的软刀子。
不妨看看,“雪糕刺客”是怎么炼成的。商家把十几元到数十元高昂价格的所谓新品雪糕,与消费者吃惯了的几元钱普通雪糕,混在一起,放在冰柜里。消费者的翻动自己吃惯了的雪糕时,发现有不同包装的,平淡无奇地混在里面,以为也是价格差不多只有几元钱的。结果到柜台上扫码付款后,要花好几十元钱,心脏便像受到突然电击一般被刺痛了一下,看看身边女友、同学、同事、孩子,哪里还好意思放回去?
商家也许说,已经明码标价了。但价格并不在雪糕包装上,也不知道在那里。即使价格牌压在冰柜上,消费者也不知道,哪一块价格牌对应到哪一种雪糕。消费者不能知道手上的雪糕,是普通雪糕,还是高价雪糕。浑水摸鱼的销售阴谋,这就是商家的奸诈之处。显而易见,只有要求商家,把普通雪糕与高价雪糕分装在不同的格子或盒子,在各个格子或盒子里放上价格牌,让消费者选取雪糕时,到柜台结账前,便已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手上雪糕的价格,这才叫商家规规矩矩销售、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商家做到这一点,难吗?不难。监管部门,通过规范的细则,要求商家这样做,可行吗?可行!如果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那么雪糕刺客根本就不会造访世间;之所以雪糕刺客得以招摇过市横行占道,就因为商家没有做到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
近日,半袋话梅400元、1斤话梅1600元的“话梅刺客”,6块糖466元的“糖果刺客”,1个橙子128元的“橙子刺客”,1斤荔枝1049元的“荔枝刺客”,50克牛乳派12.8元的“牛乳派刺客”,大有“价格刺客满天下,消费者放心不下”态势。要结束这种不良态势,让刺客们统统回家去,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实现“提振消费信心”的主题,监管部门必须动真格,拿措施,要求商家做到,价格牌与商品严格对位,字号要多大,信心要集中,保障消费者结账前就知道手上的商品价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