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楼下捡到一朵棉花,这支花对许多人来说是没有感情的,而我看到了却有说不出的味道,因为触景生情,让我想起了农场15年劳作的艰辛!
1965年10月我来到了新洋农场,开始了知青的生活。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棉花杆和一望无际的盐碱地。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开河挖沟,利用水利的条件排除土埌中的盐碱。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因为农场的田块都是50米宽1000米长,很适合机械化,但在田块的边缘还都得人工播种,用锄头开沟后,然后用最简易的播种器材将棉籽种下,再用锄头将泥土复盖上去。
种子发芽后顶出土埌,一条条绿线铺在田野上,这时机械化没用了,全是人工弯腰将棉苗有距离搞定,这就是“间苗”,要知道整天弯腰趴在地上真的是受不了,虽然看上去是不要力气,只要拔掉多余的棉苗,但实际上,那滋味现在想想都累。
再下来,虫子来吃棉苗了,因为那些虫子是钻在地下的,所以我们又得弯着腰拿个小棒挖虫子。其实我是最怕虫子的,感觉很肉麻,但又不能不去捉,看到棉苗被咬断的地方,拨开泥土就是一条小虫,用棒子将虫碾死,全是绿色的水。
等棉花长高了点,虫子就在棉杆和棉花桃子上,这时我们就要打药水治虫了。农场虽有飞机治虫,但经常的还是我们人工治虫,将农药按比例调成药水后,两个人一个组合,抬着一桶药水,前面的人用喷头向棉花各个部位喷雾,后面的人负责打气,以保证喷雾正常工作。记得那时候不注意保护自己,常常有人中毒。
棉花枝干长高了,为了控制不疯长,能有更多的花苞,就要摘去最高点的嫩头,我们称之为“打顶心”,一棵都不能漏掉,这些也都是人工操作。
棉花开花了,黄色的,很漂亮,慢慢慢慢由黄变粉红后,就收缩了,逐渐长成棉桃。再后来棉桃长大了,长老了,裂开了,这才真真的是棉花了。
收摘棉花的季节来了,我们腰间结个布袋,双手採摘雪白的棉花,有时有枯叶沾在棉花上,手是不够用了,我们就用嘴巴舔去这些枯叶,保证棉花的质量。
丰收的季节也是我们累弯腰的季节,半天功夫,我们会採摘5≈60斤棉花,那时百斤能手,双百斤能手经常出现,汗水都没功夫擦。
今天一朵棉花,让我想起了这么多这么多!!
哈哈!还有那拔棉花杆也是累活,每棵棉花都像一棵小树扎根在土埌里,我们硬是靠双手用那个拔棉花钩一棵一棵的拔出来,这是没有机器可以帮忙的。
时间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但种棉花的曰子却仍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