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
不知不觉中,春节过去了,立春过去了,元宵过去了,二月二龙抬头了,时光在二月里面大踏步地向前走了。
记得看过一部电影,名称就叫“早春二月”,印象比较深刻,至今尚记得男主人公肖涧秋,飘逸的长袍,忧郁的眼神,小桥垂柳加上一汪湖水,那是表演艺术家孙道临演绎的一个电影史上的不朽传奇。
早春二月是什么?乍暖还寒,倒春寒、该怎样来概括?早春二月又称为“如月”,“如”是顺从,意为“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 2月是阳历年中的第二个月,如果是单纯用气候学上的说明更没有意义。于我看来,早春二月更多的是指一种感觉,如同留下的心里定格。
朦胧的,浅浅的,在平淡中寄托着某种憧憬,换言之,在静静地过渡当中。潜伏蕴藏着看不见的方向和希望,事物在无声无息地走向某一个节点,拐过一道弯,就是另一番的气象了。于事物来说,自然是经历了严冬酷寒,终于春回大地,万紫千红,缤纷烂漫,于人而言呢,也同样如此。
唐朝张湄的一首诗“早梅”这样描绘:“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诗文含义是否与早春二月有异曲同工之妙呢?于寻常中见不寻常之相,得意外之喜。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蕴藏,恰恰是早春二月最大的神蕴所在。循环往复的庸常生活,使人学会了疲乏倦怠,能够敲打心灵的东西越来越少,尤其当付出种种努力却看不到前景或者得不到回报的时候,内心的失落和痛楚可想而知。此刻不妨多一份平静达观,日子是一口看不到尽头的深井,在曲折的时空隧道中,你奋力投出的的那枚石子,正在击穿最后一道障碍,或许再等一会就能够听到清脆的回响。
回头看来,早春二月这部老电影便是极好地诠释。主人公的故事并不圆满,而且充满着悲剧色彩,但当他最后离开小镇,他所爱的姑娘随他而去的时候,谁能不对他们的未来充满遐想呢?早春二月正如傲雪凌霜的花骨朵,寂然肃立在清寒与萧瑟中,淌过整个漫长的冬季,迎来最美的一次绽放。
旧时谚语里的早春二月,说的是农历,放在现在的情景里也是相宜的。黄昏过后,一个人走在工作数年的医院林英小道上,白天的喧嚣早已隐退,周围安静的可以听见自己的脚步。突然飘来一阵轻柔的花香,眼光寻觅,一大一小两株腊梅,躲在供应室墙角边,一个不惹人注意的角落,悄悄开放,让人瞬间清宁起来,用指尖轻轻地掐下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