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苏省商务厅通报了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情况。常州经开区以综合得分317.6分,位列全省91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第一,实现首次登顶,创历史最好成绩。
经开区是常州的东大门。这里曾经相当老旧,与主城区的日新月异相比,显得有点脱节。然而短短几年时间,老旧的东大门,居然一跃而成为江苏第一,真是令人惊喜。
令人惊喜的,不仅仅是排名。事实上,常州东大门近几年的变化,相当全面而深刻:
经济变强了——
◆ 2022年,“勇当先行突破年”,常州经开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92.15亿元;
◆ 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093.17亿元,同口径增长7%;
◆ 固定资产投资315.9亿元,增长10%;限上贸易销售额433.9亿元,增长11%。
◆ 再往前查阅: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8.9亿元,2017年实现715.2亿元,2021年实现823.2亿元。
数字让人犯晕,数字又最带劲。而数字的背后,答案显而易见——这是无穷的发展潜力。
生活变美了——
“这是我家的别墅!三层楼,350平方米,自带小花园和停车位!出门走两步,就是小区里的公园。生活在这,又美又舒适又方便!”
在横山桥镇芙蓉湖畔雅苑小区,居民刘锋自2022年6月拿到新房钥匙后,慕名而来的亲戚、朋友、老邻居,络绎不绝。
芙蓉宅改北集聚区将建设491套中式风格房屋,主要用于沿江高铁新建所涉及的芙蓉各村宅基地改革。去年6月一期交付,共166套,由包括刘锋在内的136户村民入住。
这只是常州经开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改”)的一个缩影。
道路通达了——
基建强,经济稳。常经开在交通上狠下硬功夫,坚持全域规划、建管并举,城乡协同发展成为生动图景。
2022年,武澄路、东方二路等项目实质性开工,312国道、232省道快速化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新增通车、改扩建里程10公里。
聚焦典范性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居民小区、背街小巷等7大攻坚行动,完成8条精品街道建设。
强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赋予了经开区强大的资源集聚能力,让东部桥头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逐年飞速上升。
产业兴旺了——
产业兴则城市兴、板块兴。常经开扬己之长,聚力科技园区和双创载体建设,厚植“双创”沃土,优化人才生态,在产业发展上尽显创新硬核实力。
◆ 2022年,经开区累计签约48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288亿元;省、市、区三级74个项目实现开工,59个项目竣工投产,15个项目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争取资金14.09亿元。
◆ 确立“四特三新”主导产业新定位,5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星级上云企业,新增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
◆ 中天钢铁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15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瞪羚企业,全面形成各类企业梯次并进的创新矩阵。
东大门的快速崛起,是常州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常州冲刺“万亿之城”,打造“新能源之都”的一个有趣的观察视角。
一
“戚墅堰”一词得名始于北宋元祐六年,当时因治芙蓉湖,开堰置闸,有戚姓人氏于大运河旁耕植定居,发家繁衍,史载“实世族戚氏卜居始,因居墅显”,“戚墅”两字由此而来并延续近千年,早称戚墅港,属地武进。
历史上,这里是常州水陆交通一大中心。1936年,上海吴淞机厂迁址戚墅堰建戚墅堰机厂,为常州第一个大型近代化工厂,它后来的名字——中国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更是享誉国内。
交通枢纽与常州近代工业建立,极大推进了戚墅堰的发展,也为戚墅堰焕新做出重要铺垫。
改革开放之初,一批优秀农民企业家勇于搏击市场风浪,推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举世瞩目的苏南模式在这里诞生。
而从千禧年开始,这片区域没有跟上常州主城区快速发展的节奏,显得发展步伐变缓变慢。
2009年,常州网曾以《戚墅堰 包袱?潜力?如何发展?怎样突破?》为题做了一辑专题,引起广大网友对这片区域发展的大讨论。一些网友以独特视角撰文,结合他乡之玉,为常州东大门建设献计献策。这场大讨论经过5年的时间酝酿与穿越,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区域调整奠定了舆论基础。
2015年,常州进行了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常州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由原戚墅堰区和武进区的横山桥镇、横林镇、遥观镇,一区三镇合并而成,自此,经开区成为常州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一片热土。在规划上以“联动常锡、创新融合”为空间导向,形成“一心、两轴、三片”空间布局结构,焕新经开区的发展。
八年来,在“建设常州东大门”的历史使命下,常州经开区在市政交通、教育资源、商业配套、生态绿化等方面皆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经开区飞速发展。
已经建成的轨道交通2号线,七横七纵道路格局,编织成一张内通外畅的交通网络。爱琴海购物公园、白金汉爵大酒店、凯尔城市广场……一座座城市地标靓丽呈现,众多优质配套的落地,既推动了经开区的发展,也焕新了戚墅堰的生活想象。
二
“嗡嗡嗡”,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作业车间里,智能化机器不停运转发出声响,机械臂上下摆动,一派加班加点赶订单的火热场景。
“我们做的汽车高清全景影像系统,订单排到了3、4月份。”“今年准备参加国内国际展会,见到了客户,就见到了机会”……展望新的一年,企业负责人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机器转起来,工人忙起来,订单多起来,物流畅起来……
今天,常州经开区为何能登顶省级经济开发区?
榜单背后是不可小觑的硬核实力:经济发展单项第一!创新驱动单项第一!
特别是,在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中,常经开连续3年在经济发展单项摘得第一。
这说明什么?它折射出,在疫情侵扰的局面中,在去年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前,在常州乃至全省经济大盘中,常州经开区成为不畏困难、勇挑大梁的“领头羊”。
升至冠军并保持3年冠军,表明了经开区抓产业、抓项目的发展定位符合方向,坚持创新提升的做法效果显著。
这样火热的场景令人振奋——
总投资20亿元的宋剑湖创新智慧港项目加紧建设,一栋栋高标准产业园区载体、生产企业总部拔地而起。先后招引亩均税收达40万元以上规模的优质企业18家。
▲宋剑湖湿地公园
早上8点,到达轨道交通产业园,开始工作;晚上5点半,回到3.5公里以外的东方·青年人才社区,晚饭后和社区的其他青年一起打台球、看电影……这是90后青创何洪浩的一天。
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越来越多的“何洪浩”,正奔赴而来。到2025年,常州经开区人才总量将达18.5万人。
“摘金夺银”,势头强劲。根据公开信息,最近几年,常州经开区连续收获了四张产业“国字牌”:智能微电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常州轨道交通牵引动力及关键零部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产业发展,尽显创新。2022年,常州经开区累计签约48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288亿元;确立“四特三新”主导产业新定位,5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星级上云企业,新增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
三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小欢在《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一书中提到——
中国经济中有个现象:处在行政边界的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从卫星视角的城市夜景灯光图也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边界处的亮度是显著低于中心的。
常州经开区处于常锡边界,曾经也一度落后,然而经开人充分发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精神,他们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围绕常州市“长三角创新中轴”建设,锚定“苏南智造新高地、开放融合先行区”的发展定位,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已经成了经开区近年来的一贯作风。
就算在春节前后,他们的脚步也一刻不停——
1月12日-13日,常州经开区党政领导分别带队走访100余家重点企业。党工委书记顾伟国马不停蹄走访10余家企业,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正月初九,春节假期刚过,经开区“新春第一会”——“项目攻坚、产业奋进”动员大会就红火召开,以真心实意激发企业豪情,开启全区火红新程。
纳税大户,奖!优秀企业,奖!新春第一会,也是企业表彰会。此举就是要让企业更加坚定发展的信心,鼓足在经开区再创新业的壮志豪情。增强企业“敢”的底气,筑牢企业“敢”的后盾,优化企业“敢”的环境,造浓企业“敢”的氛围。
经开人的头脑很清醒,“立足区情办好自己的事”——
2022年,常州经开区“三改”(工改、村改、股改)工作全面起势、多点突破,实现城乡协同发展。
▲“工改”闯出集约高效新路径
▲“村改”打造美丽宜居新样板
▲“股改”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
2023年,还要实施“三改”拓进工程,确保到2025年——
◆ “工改”:园区亩均税收达30万元以上;
◆ “村改”:建成现代化宜居农房3000户以上;
◆ “股改”:股改企业超200家,上市企业超20家、市值达1000亿元。
经开人的办事风格一以贯之,有序推进——
经开区的城市建设,一直比较重视规划设计以及规划的延续性。2022年,高起点谋划东部副中心、宋剑湖、大运河丁堰段等五大片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方案获批启用。
▲文化活动中心
▲最美宋剑湖
▲大运河丁堰段
不但有“城”,而且有“人”——
2022年完成民生支出33.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攀升。
▲“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医疗设施、水平“提档升级”
▲老小区改造 幸福到家
▲秋白书苑丁堰运河公园馆
经开人用八年时间告诉我们,什么叫“产”与“城”融合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一个稳中向好,奋力前行的常经开,即将在一个新的高起点上迎来阳光更加明媚的春天。
从春天启程,登高望远、勇往直前,常经开仍在加速奔跑。
签项目、争投资、抢开工,就是上台阶、拼经济、创未来!
万事只争春来早。
“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是勇争一流开新局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头版头条’来抓。”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在新春第一会上掷地有声的动员号召,彰显了经开人强烈的历史主动,鼓舞着经开人抖擞精神,齐心协力加油干。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现在,常州东大门就像一匹黑马,在冲刺“万亿之城”的大路上向前奔跑。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经开人,正带着赤子的骄傲奋斗燃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作者 | 云中君
来源 | 觅渡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