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茶楼
收藏本站

抗疫三年中国为何选择了放开

竹风吹月 最后编辑于 2023-02-12 14:55:12
7843 2 3

回顾202212月的国内疫情防控措施变动,人们当初的认识和情绪可能大多数和数月后不同。在改革开放初期和之前,国家大政方针一般先内部文件传达,之后再媒体公开报道,有些决策之来龙去脉可以从重要决策者的讲话中了解。今天要知晓当初采取“放开”的决策脉络,目前只能从社会信息面分析。

 

一、新十条出台时点的氛围

 

不论是说“放开”还是“优化管控”,我们先来看看新十条出台前后的社会消息面。

 

    首先,了解一下202211月和12月上旬官方公布每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情况。117日前不到500例,之后突破1000例,1116日突破2000例,1123日突破3000 12月上旬基本是4000多例(由于127日公布新十条,开始取消核酸检测,之后公布的数据出现了下降,卫健委1214日停止公布数据)。

 

11月公布确诊病例数较多的主要是哪些地方?广东,中国南方的经济发达省,邻近深圳、香港;河北,中国唯一的围着政治中心的省;新疆,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的自治区;重庆,人口密度较大的直辖市。

 

1129日浙江省委宣传部有篇文章,题目是“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文章的主题肯定了三年动态防疫政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批评防疫措施的层层加码和个别地方蛮干等等。

 

1130日与12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连续召开两场座谈会,听取专家与基层代表意见,提出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人民为中心,防控工作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推动防疫措施持续优化。与此同时,广东等抢先在新十条前优化防疫政策。

 

 专家对病毒感染危害性定性为感冒,新闻报道几个省出国抢订单,多地宣布撤销核酸采集点,通知轻症无症状可以上班,新冠肺炎疾病名称更名,宣布18日对入境航班取消落地检,新冠传染病纳入乙类乙管,等等。

 

127日优化防控的新十条公布。新十条有10条,全面看似乎还不是躺平,其中有“快封快解”的要求,第一条就是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以及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等,出台目的是:“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但新十条中,除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场所码”这一条,可谓至关重要。新十条在最后还特别提到一句“提高政治站位”,好似画龙点睛,又让人浮想联翩。有防疫意识的觉得这样无疑要全国疫情漫延了,深信专家大多数无症状的认为早就应该放开了。

 

新十条公布后,支持的和反对的声音爆满舆论场,质疑放开太快的声音尤其强烈。如果取消查验健康码意味着依靠大数据的精准防控成为历史。而正是这一点如果做不到,其他的再多条对防控疫情来说都难以实施。记者胡锡进他说自己一直倡导放开,新十条全面放开管控使他感到很踏实,但过些天他看到医疗挤兑又答疑放开是不是过快。

 

二、人民至上不排斥疫情防控

 

浙江省委宣传部的文章“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受到数亿的点击。我们不妨具体看下这篇文章的内容:当大船正艰难而逐渐靠向对岸驶去时,如果盲目羡慕那些已经登陆上岸的游泳过河者,不再齐心协力划船而选择冒然跳船,之前许多付出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文章写到:这段时间,卡塔尔世界杯如火如荼,观众席上的人群不戴口罩、肆意狂欢,似乎和疫情前没什么两样。有人则问:“世界上很多国家现在已经一切如常,‘躺平不也躺过来了吗?他们‘放开行,我们为什么不行?”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文章列举了中国14亿人的年龄结构和医疗资源状况。写到:如果把疫情比作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为了抵达对岸,有的国家选择赤膊下水、优胜劣汰,默许一些人成为牺牲品;而中国选择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尽可能用一艘大船让所有人获得求生机会。

 

许多人不是通篇领会文章的意思,可能也没有细读文章。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基层防疫人员,可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文章中:疫情防控是为了防住病毒,不是为了防住人;从来只有“人民至上”,没有所谓的“防疫至上”。这段文字比较耐人寻味,人是病毒的携带者,不防人的防病毒可谓世界难题。

 

文章用了个否定句的标题。在语言形式逻辑上,否定句作为负判断不能推理出肯定的正判断。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那么是什么至上?人们一般会习惯揣测正判断,是“经济”至上,还是什么至上?是不是“防疫”可以边上放一放了,是可以缓一缓的?许多人从单单这十个字的题目中似乎嗅到了自己感觉的味道。

 

有人单看标题似乎已经预料目前的防控措施要转向了。广东、浙江等地动态清零措施开始松动,有的地区在新十条前宣布不对外来人员查验健康码,个别地方出现反对封控的请愿。要自由不要封控的请愿,有些是封控影响自己实体店的生意,有些是纯粹所谓伸张“法律和自由”,放开后自己却躲得比任何人都严实。

 

三、新十条是否仓促出台

 

有人说放开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的需要。三年防控,国内房地产泡沫的可以说到了破裂的边缘,加上外贸数据滑坡和有关行业的连续亏损,银行金融风险出现苗头,房地产泡沫伴随的地方财政的困难,疫情防控又加大了地方财政支出。香港、澳门和台湾三个特殊地区,港澳财政收支出现负差,希望大陆改变防控措施,以化解财政困难。疫情防控也使得这几个地区与大陆的通关受到影响,期盼恢复人员往来。

 

2022年地方卖地收入下降了24%,契税和土地增值税分别下降了23%9%,与房地产销售不景气状况基本吻合。从2020-202211月我国的财政收入情况看,2020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9万亿,比2019年下降了3.9%,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比上年增长超过了10%2022111月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万亿,同比下降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1%2022年安排了超过两万亿的增值税留底退税)。三年疫情可以说对我国的经济冲击有,但可谓不大。选择放开的日本欧盟等国家的GDP增长也低于我国,我国在防疫情况下全国能取得如此财政收入,从当初对病毒危害的程度看,可以说宏观经济数据还没有到急于放开躺平的地步。

 

新十条不是走小步,是走了一个惊人的跳跃。《新京报》128日刊载某记者的文章,该文提到新十条为出国招商引资的人消除了后顾之忧,原来出去招商引资报名的不多,担心出去了回来后隔离。《新京报》还为该记者文章加了导语:各地开始将重心转移到拼经济上来,重回经济建设为中心将是各地的首要工作。“重回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可是个大帽子啊,如果你不赞成放开,依然使用健康码、行程码就可能违背一个中心基本路线。

 

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放开,防疫可以缓一缓,这似乎成为部分人的行动指南,本来奥密克戎传播指数就高,疫情迅速在拼经济的高涨热情下漫延。所以,从后来的疫情波次看也没有像专家预测的那样,春节农村地区要出现第二波,而是城市农村迅速在一个多月里出现了波峰。

 

有人说新十条它可能是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出台,缺乏系统性,所以也不可能整体、系统地贯彻。比如,取消核酸检测,轻症被通知上班。新十条要求:“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取消核酸检测,不查验健康码,感染到出现发热等症状还有潜伏期,如何确定风险区?导致许多家庭就是小朋友先被感染,然后大人感染,大人上班再到单位感染。某地一个小学生感染后去死引起有舆论关注,于是有些地方幼儿园小学开始停课,但起初还不敢官方宣布停,让学生打是否志愿上网课的报告,某些地方又重新开核酸采样点。在药店买不到相关药品的同时,有些政府机关给工作人员发药发抗原。几大率先吃螃蟹的城市的放开结果让人们感到,这个感冒发烧不是专家说的那个样。

 

有人把放开比喻为炸坝泄洪,当筑坝防洪可能引发更大危险时,有时主动炸坝泄洪。在新十条出台前的一个月,有几大城市已近出现奥密克戎传播失控势态,所以有人说,新十条是牺牲少部分利益换取整体利益。三年管控期间,大学生翻围墙出校开钟点房会情侣,扬州老太用别人的行程码出市打麻将,地区间民众冲围栏……原本传播难防的奥密克戎病毒,在人员个体自己不愿防的情况下,红码、黄码人员增多,如果封控,要救治病人、供应食品、隔离人员,政府难以组织力量,2022年上半年的上海疫情防控就是先例。

 

有人说新十条是基于我国防疫专家的误判做出的,这话有一定道理。在12月及之前许多国内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负责任地发表意见。某权威专家说奥密克戎就是个感冒,有症状的不到40%。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某主任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已经大幅降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某教授表示,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有些专家不具体分析国外疫情数据,草率地将别人后时间段数据作为依据。张文宏的团队研究成果,称发热病人只占4%(深度怀疑数据造假或者百分号标识时漏了一个0)。但从另一侧面看,媒体对病毒致病性的反复宣传,说新冠感冒需要就医感染人员不到千分之五等,起到了消除恐惧心理作用,也是为推行优化防控措施做铺垫。

 

1111日二十条才出,不到一个月又出新十条。放开意愿一直有,但放开是最终的目标,为何如此快的转向?有人分析,新十条出台前孙春兰召开专家座谈会是因为11月下旬出现了部分地区人员的反对防疫政策行动,推动了防疫政策的变动。出台新十条,究竟是面对疫情难以防控不得已采取的,还是因为经济数据下滑而改变的策略,还是因为少数省份呼吁放开防控及群众请愿,现在很难确定哪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者“走向黎明的第一步”,时至今日也没有论证的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放开的医疗挤兑和重症死亡数据使政府信息发布公信力受损。放开不可能不考虑新冠的危害性,而科研数据的失真无疑也是放开决策的参考因素。是否可以这样说,放开在客观上是炸坝泄洪,在主观上是基于新冠毒性降低情况下恢复经济和社会常态的举动。

 

随着疫情的迅速漫延,感染有症状人员的蜂拥和死亡率上升,上海北京等地又陆续进口国外药品,与药商谈判国外药品进入医保。从药品的缺乏到骑手的空运支援,从医疗挤兑到火葬场的超负荷运转,从重症比例提高后到要为老年人接种疫苗的反复宣传,无需理论上论述新十条出台是否草率是否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这种失控局面从后续的一些补救措施可以看出不是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人员预料到的。

 

网络信息时代可能比较注重信息,但做事不是新闻发布给听政议政者手机上看看听听的,是要一个个具体事项落实的。新十条出台不到一个月感染人数比例已经百分之八、九十了,疫苗接种到抗体产生需要数个月时间,新十条提的基础病、老年人摸底、疫苗接种,明显无法落实。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泄洪总不能和转移人员同时进行吧。放开后发现老年人重症多,舆论上再大谈老年人疫苗接种;发现药品短缺,要求保证药品供应。所以说新十条缺乏系统性并不为过。

 

 

三年疫情,印度和越南都经历了伤痛,而现在的越南经济的增长数据不会不引起思考,有防疫放开因素也有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美国为重振本国制造业,对到美投资设厂给与丰厚的补贴,吸引了许多企业,并加大对中国高端技术的封锁,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大阻碍。

 

全球疫情仍在此起彼伏,新冠变异毒珠仍然干扰着人类步入无疫状态。有些事,等不得;有些事,也急不得。如何稳经济,如何扩大内需,如何对新冠“乙类乙管”?为更好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让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达到最佳状态,看来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文章观点基于当初认识)

黑夜里的白光.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西江月
  • 月满西楼
发送

2条评论

  • 从大方面看,众志成城,疫去春来。
    2023-02-13 09:58:44 0回复
    0
  • 都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
    2023-02-12 09:19:20 0回复
    0
  • 33
    积分
  • 1
    博文
  • 3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