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女子进入公共厕所,打开格子间的门发现一名男孩,女子下意识地说:“这里是女厕所,你是男孩儿不能上女厕所。”男孩母亲护犊心切,质问女子“6岁大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进女厕所”遂将该女子堵在厕所并要求其向孩子道歉,女子拒绝后男孩母亲喊来男孩父亲,对着女子恶语相向,进行长达30分钟的辱骂。
近年来,关于男童进入女厕、女性试衣间等女性公共场所的新闻屡见不鲜。在公共场合,如何解决孩子如厕等涉及性别问题对家长而言是一个考验。而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无需在意那么多,进而模糊性别带着孩子前往异性洗手间。事实上,孩子的性别意识觉醒得比人们的认知要早,有专家指出,幼儿从小便有识别男、女的能力,3到6岁时孩子性别角色确认的关键期。实在不方便的情况下,母亲带着男童去女洗手间的无奈之举可以被理解,但无论何时,家长们都不应忘记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新闻中的男孩母亲借着“孩子还小”的由头带着6岁男童前往女厕,模糊了性别意识,没有做到正确的引导。
再者,新闻中的男童母亲因怀疑孩子被欺负便对女子恶语相向、歇斯底里,更是一次糟糕的教育示范。“熊家长”电影院内踢伤观影者;家长高铁上为“熊孩子”出头辱骂乘客;女顾客在厕所被男孩推门嘲笑等很多类似的冲突中,家长们拿“孩子还小”当作挡箭牌,将自己的权益无限放大,甚至公然辱骂、殴打他人,无视社会公德,触犯法律红线。父母是孩子门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中的言传身教,“身教”往往大于“言传”,男孩父母和同行当众辱骂他人,对于孩子幼小心灵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家长理应做好教育示范。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理应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 “言行”和“举止”方面都应做好表率,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