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语】不要因为催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
【平常语】不要因为催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
这个春节又过去了,你回老家除了好好陪伴父母,走亲戚了吗?被问有女朋友了吗?被催早点结婚了吗?被问工资多少了吗?被问工作好不好吗?近日,“女孩走亲戚被催婚全程蒙头捂耳”“别人在过年,社恐在渡劫”“想在自己和亲戚之间,划一道银河互不打扰”“走亲戚会不会终止在00后”,一一上了热搜。下次春节回家,你还走亲戚吗?
不但要走,而且要坚持走好。因为,春节走亲戚、回娘家,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它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春节走亲戚的传统由来已久,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必须发扬广大。
春节难得见面,相互了解情况十分正常,如果双方无话可说,那就失去了走亲戚的意义。当然催婚成了重要话题,未婚大龄青年成了主要对象。
从长辈的视角看,他们关心小辈的婚姻大事只是他们表达关心和爱护的一种方式。他们认为结婚了才有人照顾,结婚是一项人生大事。如果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陆续结婚生子,而自家孩子还单身,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该负的责任没有完成。担心自己孩子年纪一年大一年,选择对象的余地会越来越小。难免会产生急躁情绪,这也可以理解。
从晚辈的视角看,恋爱、婚姻问题被视为不宜讨论和过问的“个人隐私”,加之房价和生活成本过高、晚婚晚育的观念、高等教育的普及,女性独立意识的发展等原因,很多年轻人对于婚姻的选择更加慎重。
由于两代人所经历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婚恋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出现很大的差别,于是便形成了这种“每逢佳节必催婚”的现象,各种层出不穷的花式应对催婚之法应运而出。
笔者认为,作为子女,面对催婚不能选择一味的逃避和抗拒,试着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催婚只是家人担心和关心的一种方式,你明白了仍然可以保留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尤其是正处在30岁左右的年轻人,被催婚的频率会更高。
年轻人都喜欢甜甜的恋爱,但更喜欢的是在合适的时候,遇见想结婚的人,而不是父母眼中“合适的”“工作稳定的”、“踏实的“就可以,当代年轻人对婚姻的判断,已经超出了长辈那一代的标准。其实,那些说不着急结婚的人,不是觉得婚姻不重要,而是觉得婚姻太重要,才不想勉强、将就。毕竟婚姻几十年,两个人要同睡一张床,同养一个孩子、同用一笔钱、同吃一锅饭,用几十年的生活将方方面面全都融合在一起。所以对婚姻很慎重,不是不想结婚,只是还没有遇见适合和自己过一辈子的那个人。
作为家长,不要过度地去催促自己的孩子结婚生子,孩子的人生,要给孩子时间自己去选择;作为孩子,要打开自己的心扉和父母进行沟通,消除忧虑。
-
双桂女
-
珍珠传奇
-
小花尖尖
-
少慰
-
微微妖娆
-
祝渝华
-
常州小城
-
细水潺湲
-
韩信
-
凤凰
-
陆吾
-
泉水涓涓
-
张秋生
-
徐永固
-
二休
-
大兵
-
方块糖
-
江南一舟
-
萧潇飘逸
-
月满西楼
-
无所求
-
老杨
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