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饮食服务公司,下面要管六个行业:餐饮业,理发业,茶水业,旅馆业,洗染业,雕刻社。其中旅馆业,雕刻社,也要受公安局治安科管理,因为是特种行业。
饮服公司管理的重头是餐饮业,面广量大。
当年广化区饮服公司在南大街群众小百货店对过。店面是一家饭店(桃李春菜馆),公司办公是要从桃李春菜馆走进去的。
其实这桃李春菜馆是广化区饮服公司培训厨师的饭店,一面培训厨师,一面以饭店的名义对外营业。培训,创收两不误。
味香斋由于在肖主任的领导下,一天做三市,外加卖卤菜,生意好,员工实行拆帐制,收入多多,要比一些公私合营后的国营饭店、集体所有制的饭店光拿基本工资要髙得多。
这样一来,打破了平衡,很多饭店的职工都想到香味斋来,拿多劳多得的拆账工资。
广化区饮服公司的头头一看,这样下去将会影响到全广化区的饮食业。(当时常州餐饮业主要是在广化区,其他区也有有名的饭店,但没有南大街,双桂坊,东大街,公园路口这么集中)。
于是,区饮服公司平调了银丝面这一味香斋的看家产品,利用桃李春饭店的位置,开办了常州银丝面馆。这才是常州银丝面馆的牌子正式使用。时间应该在六十年代底、七十年代初。
当年常州大麻糕是东大街上,公园路口对面的绿杨饭店做得最好。
区饮服公司也把绿杨饭店的大麻糕平调到常州银丝面馆。使常州银丝面馆有二只拳只产品。
一下子改变了原桃李春饭店半死不活的腔调,二只产品名气越做越大。
后来区饮服公司又把大麻糕从银丝面划出来,在利群调剂商店对过,小马园巷口专门开办了常州麻糕店。时间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
到此,常州才正式有了(常州麻糕店),专门只做只卖常州大麻糕。
顺便说一句,常州从来没有过(常州大麻糕店)!
为了创品牌,广化区饮服公司在七十年代就评选出常州十大名点。
并且编印了《常州菜谱》。
为了常州大麻糕的专一性,还规定了:只有常州麻糕店做的大麻糕才能叫“常州大麻糕”。
其他店做的大麻糕不能用“常州”两字。所以新丰街上的宏达大酒店做的大麻糕只能叫“宏达酥”。
后来由于体制僵化,产品质品下降,再加上南大街改造。常州银丝面馆,常州麻糕店只能关门息櫊。
所以说,六十年代,广化区饮服公司的头头还是有点品牌意识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原来广化区饮服公司的这种品牌意识,对现在常州餐饮业的现状,还是有点指导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