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病逝却被他人安葬,长辈多么需要子女的临终关怀
无所求
现实中的故事,远比设想的剧本更加离奇。
12月30日,孙先生前往广西南宁市北际医院,探望母亲黎婆婆。被带到病房时,发现病床上躺的是陌生的老人。多番核对后,孙先生得知,病床上的老人是87岁的尹婆婆。而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被尹婆婆的家属接走安葬。
于是,12月30日下午,尹婆婆的家属接到北际医院的电话,被告知,12月28日凌晨,他们接走的病逝老人是另一位病人黎婆婆;他们的亲人尹婆婆目前状态良好,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弄错了死亡对象,对双方都是巨大的遗憾。黎婆婆去世了,被他人的子女安葬,自己的子女未能为自己送终;黎婆婆的子女,未能见到长辈最后一眼,未有机会尽到送行逝去长者的孝敬义务。尹婆婆还活着,却被“病逝”了一次,自己的子女无端为自己送葬了一次;尹婆婆的子女,阴差阳错为他人的长辈尽孝送终了一次,自己的长辈还在。
疫情管控放开以来,医院里可以说是忙成一团。然而再忙,也不能出错。医院,是救死扶伤之所,是最怕出差错的地方。用药,最怕张冠李戴,一切都是人命相关。恰恰,黎婆婆和尹婆婆都是从养老院转到北际医院来,都没有家属来办理手续。
究竟是哪个环节发生了差错,肯定能查出来,但查也得理清头绪。按理说,挂水服药前,护士都要呼叫患者姓名,患者都要应声认可。即使开头发生差错,也能在护士的服务中发现。是不是老人临终前反应迟钝,耳朵不灵,神志不清,护士省去了呼叫患者姓名这个环节,不得而知。
老人转入医院时,如果有一方家属来参与办理手续,这个差错也就能发现。入院后,有一方家属来看望老人,这个差错也能得到纠正。即使黎婆婆去世后,医院通知了尹婆婆的家属来,尹婆婆的家属中,那怕有一人,用心看一下老人的面孔,也不至于弄错。即使把去世的黎婆婆,在办理丧事的过程中,在火花前,那怕有一位亲属,好好看一下逝者的面孔,还可以纠正这个阴差阳“错”。难以想象的是,这许多机会,一次也没有发生。错,错,错,一路错到了底。
老人进了养老院,多么孤独。子女工作忙,还要照看自己的子女,难得抽空看望养老院的老人。疫情,更是阻碍了子女经常去看看。进了养老院的老人,与子女之间,似乎非常疏远,甚至难以觉察到对方的存在。北际医院的这个差错,也给天下子女提了个醒,长辈多么需要子女的临终关怀,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多么需要子女来好好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