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这几年“老城厢”的改良和提升,做得不错。
对一些古迹与景观的修缮恢复,只是振兴老城厢的一个方面。老城厢的形制和风貌,是与时俱进的演化,绝非等同民国风格,也不可能恢复到哪朝哪代。因此,近些年振兴老城厢的物化呈现,是常州老城区生活功能化的提升与公共设施的改良。老百姓有目共睹,皆大欢喜。
但见原来大光明电影院所在的那一方天地,应该是常州城里最早形成的商业综合体······我们顺沿东南西北依次看来——
东边的路桥市场,以及美国人办的教会医院(武进医院住院部);“春之声”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个民办艺术培训中心,香港滩是常州个体户的发祥地,小小的卫生学校出了两个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中国唯一)。
东南转南——前后北岸(意园、赵翼故居)白云溪,人民公园,崇法寺,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新龙大厦),重大文化符号是红星大剧院······
由南向北——有半山亭、惠民桥前面的日夜商店让常州人“铭心不眠”(典故另详)······旧时的百乐门歌舞厅是后来的团干部堡垒。
北边有戏——第一衙门西公廨,市政府旁边的化龙巷面店,大成弄里有个“梅兰芳、徐志摩陆小曼下榻的民国常州最大饭店”,对面的近园(胡耀邦、赵紫阳、李鹏、江泽民、朱镕基等人曾经下榻于此)、龙城书院(局前街小学)、劳动局、民政局、商业局、财政局······
这方天地周遭的繁荣业态,构成了足量的人间烟火,奠定了在常州城无可替代的“老城厢核心地”!
小河沿菜场,既繁荣又神秘。
菜场的东南方有座桥,怎么叫“无桥头”?可能是文人的矫情。买菜的保姆常常到这里来买几块麻糕,回去给主人做早点。主人上街,是到西边的惠民桥点心店······多年后人们常常会念想那里的酒酿元宵和小馄饨。老年人特别喜欢那里的糕团、锅贴、豆腐汤。到了中饭时分,府前楼和德泰恒,应该是常州菜的头号招牌,从来都是常州“吃客”的首选。
从北边市政府的对面——老大房副食品店绕过来,看过往······“走出政府大院”首先看到的是“明星理发店”!接下来,老城厢核心地的每一个商家,均可称得上响当当的明星······
第二百货商店东侧有个老楼阁,很长时期是皮匠店。“小皮匠”在八十年代跟我借了一千元开了个小百货店,为感谢我的原始加持,特以我凌姓冠名“凌云商店”······
往东有条小弄堂,进去二十多米,有一老虎灶与澡堂茶馆的“综合体”。这个“春来”澡堂有女子部······邻近的浴室——“八仙”和“复兴”也有女子部,可能店面在马路边,女子排队似乎有碍脸面,所以“春来”拐进弄堂二十多米便加大了客源空间。茶馆生意也特别闹热(常州方言)。又紧挨小河沿莱场……
莱场南端也有说书先生的茶馆,后来造了台谊大厦和水晶宫歌舞厅,这里汇聚了旁边“香港滩”上早期的万元户。有些“搁滩又重新发达”的老板,“新闻发布”的规定动作是来此亮相。
旁侧有一排改革开放后最早的高端商品房——“每平八百,因为地段”。斜对面是工美大厦,那里可是常州文化艺术才俊的“黄埔军校”。
想到百年来上海南京路上的大光明电影院“光明永照”,深为常州的大光明电影院一声叹息。是否可以用抽象与超现代的艺术手段,在原址装置一个《大光明电影院》的元宇宙屏幕?留给常州一部永不闭幕的电影。
曾记否?人民公园相亲,糕团店吃点心,大光明看电影······为何要在糕团店?粘合团和也!
对了!无论是建国之前还是建国之后,许多在外地的常州人欲以落叶归根,置产世家传承······
对了!大光明的老板在此上班,下班了要回青果巷居民区;怀德桥那边做工业的老板发了财,要到这里来买个商铺······
莫非此地便是“三世修个街角落”的首选?
心有灵犀观前世,
情怀披靡看今生;
前程一片大光明,
福地有缘更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