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推荐
发现
博客
觅渡时评
拍客
博文
用户
登录
注册
【平常语】“以毒攻毒”并非“灵丹妙药”
泉水涓涓
最后编辑于
2022-12-09 08:48:25
4106
8
20
【平常语】“以毒攻毒”并非“灵丹妙药”
近日,武汉一个8岁半的小男孩因沉迷游戏,主动要求“休学”。父母将计就计,决定让孩子休学一周,专门打游戏,规定每天必须玩够16小时的游戏,三餐定时吃,过时不候,每天中午和晚上要对自己的游戏战绩进行复盘总结。起初孩子很兴奋,但三天下来,孩子崩溃了四次。网友称这是“以毒攻毒”。我的看法是:
他是一个8岁半的小男孩,按照《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学习和游戏孰重孰轻的识别意识还不够清晰,要求“休学”打游戏已经超出了他部分认知范围。这时,家长作为孩子从事民事活动的法定代理人,居然盲目同意其“休学”在家打游戏的不合理请求,使其非法要求披上“合法化”的外衣,从而让孩子不知不觉地被家长先入为主的信息所误导,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沉锚效应”,这样的家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孩子的怂恿和教唆。
“以毒攻毒”真的有用吗?通常来说,副作用极大。这一案例中“规定每天必须玩够16小时的游戏,三餐定时吃,过时不候,每天中午和晚上要对自己的游戏战绩进行复盘总结。”结果三天下来,孩子崩溃了四次。请问如果孩子坚持下来该怎么办?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失去理智的孩子,“以毒攻毒”便百无一用。武汉小伙王刚,以相当不错的成绩,考入武汉化工学院,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开始学习成绩还不错,偶尔打打游戏,但是从大四开始,王刚彻底变了,沉浸在游戏世界中,最后落得个大学肄业的下场。回到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大多数时间都在打游戏。经过家长苦口婆心的教育,王刚带着父母的殷切期盼,走上了去武汉就业之路。实际上他并没有找工作,住在学位宿舍里,上午到二手市场收书,变卖后买装备,下午去游戏厅打游戏,晚上到网吧上网,疯狂迷恋一款叫《三国战纪》的游戏而不能自拔,他的实力独领风骚,厉害到在游戏圈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后来,王刚干脆住进了网吧,一天24小时,几乎都在打游戏,直至气若游丝,奄奄一息。网管害怕他死在网吧里,于是便给武汉市救助站打电话,救助站又将他转移到天门第一人民医院,被确诊为肺结核晚期。被家长接回家后5天就去世了,留下700元现金,两张不知道密码的银行卡,以及20个DNF账号。
收 藏
点 赞
分 享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表态的人
小花尖尖
韩信
一字三毛
顺其自然者
陆吾
月满西楼
萧潇飘逸
人参果
六塘一柳
微微妖娆
双桂女
细水潺湲
张秋生
少慰
凤凰
无所求
江南一舟
吉木
西江月
方块糖
发送
8条评论
吉木
不可取也!
2022-12-10 08:47:41
0回复
0
无所求
实践检验看效果,教导孩子是难题。
2022-12-09 21:25:54
0回复
0
少慰
“以毒攻毒”如果攻不了毒,反而中毒更深。
2022-12-09 14:48:11
0回复
0
月满西楼
不是所有都适用
2022-12-09 09:35:20
0回复
0
珍珠传奇
看如何运用吧,高明的医生可以用砒霜来治病救人
2022-12-09 09:23:19
0回复
0
竹青
是的 我也觉得有副作用
2022-12-09 09:15:35
0回复
0
一字三毛
非常在理。个例不足以形成经验,绝对不可以机械照搬照学。
2022-12-09 08:57:19
0回复
0
韩信
治疗癌症的药可谓是以毒攻毒,实践看,它既杀伤癌细胞,也杀伤好细胞,往往是两败俱伤。
2022-12-09 08:55:45
0回复
0
泉水涓涓
172357
积分
4050
博文
42142
被赞
个人介绍
1941年7月1日生,2001年9月退休。
查看原图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龙城博客 BLOG.CZ001.COM.CN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