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羊肉应该是比较早进入常州餐饮市场的,常州人把涮羊肉说成是“刷羊肉”。
这个涮羊肉是大有来头的,乾隆皇帝真佬吃过这涮羊肉的,非旦是乾隆皇帝吃过,连乾隆皇帝家老子,雍正皇帝也吃过,你说利害不利害?但是并不是在常州吃的。
相传,这涮羊肉起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因忽必烈急需出征打仗,他的厨师急就章,就把生羊肉切薄片放在由头胄当成锅的沸水中烫熟,捞出,用点盐一拌,献给怱必烈当饭吃。
后来这种吃羊肉的方法就在元朝军队中传开了。
后来清军入关,建立了清朝,这种涮羊肉的方法就更加传开了。
老北京人说这涮羊肉是北京菜,有人不同意说:这涮羊肉不是满族人吃的吗?
老北京人说:满人入关三百多年,把北平当皇城,这满人还算不得是北京人啊!
老北京把这涮羊肉直接叫成“涮肉”或者叫成“涮锅子”。
我曾看到一段电视,由一位老北京做涮羊肉的老厨师,他说:涮羊肉的锅子就像个蒙古包,去掉烟囱就是蒙古族人戴的帽子,更像清朝官员的官帽。
吃涮羊肉有很多讲究,一只羊可以用来涮的部位不多,只有“上脑、大三叉、磨档、黄瓜条”等几个部位。
只有这几块肉涮起来最嫩最肥。
另外涮羊肉用的是清汤锅底,火锅中只有清水,加二三段大葱,二三枚红枣,五六个海米。水烧开了就可以开涮了。
老北京人还有一种说法,叫“一涮,二烫,三煮”,那切得极薄的羊肉片,用筷子夹住,
在火锅中一漂一晃之“涮”,见羊肉颜色发白,就可以夹起来吃了,最好是筷子要夹住肉不放,在火锅一烫就拿出来吃,这才是“涮”。
如果在火锅中晃了二、三下,老北京人就要说你不会涮,只会煮了。
吃涮羊肉不但要讲究羊肉的部位,还要讲究切羊肉的刀功。要求是用新鲜羊肉,切成六寸宽,一寸髙,切得极薄,要把羊肉片用筷子夹起来看,有点透明才算是高手。
一盘羊肉有二十来片,只有200克左右,胃口大的一叫就是“来十盘羊肉”。
羊肉好不好,要看新鲜的羊肉切片后,放在盘子里,能不能沾在盘子上,要把盘子竖起来,羊肉不会掉下来为上品。
冰冻的羊肉切片后,要着羊肉化冻后,盘中有没有血水,以没有血水者为上品。
至于羊子的产地,有各种说法,各说各的好处,并不能得到其他产羊子的地方认可。
据说“东来顺”,原来也是一个路边摊,后来发达了以后,在内蒙古某地买下了一大片草原,专门用来养羊,供东来顺专用。
每到秋天,有专人把羊群边放牧边赶路,向着北平走来。到了京城郊外,再围养半个月,吃精饲料育肥后才宰杀,送住京城,供东来顺做涮羊肉的原料。
东来顺的老板,还在东来顺的门口,继续设摊,卖一些不能用来涮的羊肉及下脚料、羊杂等。一方面是表示:我虽然发达了,但是不忘当年的穷朋友,请你们在店外头,一样可以吃到我东来顺的羊肉。
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广告:你们看啊,不能做涮肉的料,都是卖给穷朋友吃了啊,你们进店里去吃的涮肉都是上等货色啊。
吃涮羊肉由于是清汤锅,原本只有羊肉的鲜味,要靠蘸料来增味。
吃涮羊肉的调料也大有讲究,主要有芝麻酱,虾油,韭菜花酱,酱油,醋等。各人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调这蘸料。也可以买调好的蘸料,但是有一点非常讲究的是:你碟中的蘸料澥水了(常州话叫刹水了),这个蘸料就要倒掉,换上新的蘸料才行。否则,老北京人看到了你用澥水的蘸料吃涮羊肉,是会笑话你不会吃涮肉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