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茶楼
收藏本站

30年来,常州这项制度在全国始终“先人一步”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2-10-26 09:48:46
3289 3 5

一时领先,容易;一直领先,很难!


常州有一项制度,30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就是常州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 上世纪90年代,常州是全国最早进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城市之一


◆ 2004年,常州市住房公积金在全国率先引进ISO9001贯标体系;


◆ 2021年以来,常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参加的2项重点工作被列入全国性试点,并承担了部省3项课题研究。其中,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是全国仅有的6个试点之一;2022年9月28日,常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与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成为全省首个公积金行业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

图片1.jpg

▲2022年10月,由住建部报送的《常州住房公积金制度助力实现安居梦》图片(右下),入选党的二十大图片展(公积金行业,全国唯一一幅)。


30年来,常州在住房公积金制度上的探索与改革,从未停歇,一直全国领先。这也让市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让很多人在公积金的帮助下圆了“安居梦”。


起步早

惠及一代人


199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中提出,“公积金是建立个人住房基金的有效方式,各地区要紧密联系各地区的特点和经济能力,正确引导,逐步推行。”次年,常州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突破口,开启住房制度改革,成为全国首批试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市。


在常州本土网络社区龙城博客上,有不少网友曾分享那个年代的安居故事,可以从中窥见不少时代的印记。


网友金明德是一名“老常州”,祖上自明代起便世居于常州城内,但由于生活负担重、子女教育开销大等原因,一直未有余力购置属于自己的房产。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常州开始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安居工程”,一家人才借着政策的东风,购置了安居住房,实现了一直以来的安居梦。


想要有自己的房子,但是钱不够,怎么办?网友陈安妮分享了自己的故事:18年前,只有1万元现金的她,买了133平的两层复式房子。在文章里她坦言称,“是公积金给的勇气”。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购置新居、从小房子搬到大房子的经历:过去居住在不足30平米的房子里,一条走廊连接着两个不大的卧室以及厨房、饭厅和卫生间;一家人逐渐有了积蓄后,借助公积金贷款买了间稍大的房子;结婚之后,又购置了一处新居所,公积金连接了两代人的安居梦。

prod-1652254439355074 (1).jpg

▲网友“青城”装修后的新房


一隅住所,人间百态。无一例外的是,在他们购房过程中,公积金都提供了不少助力。


1992年,常州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诞生之时积累的首笔资金是363.93万元,截至2022年6月,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1372.18亿元,累计支持147.73万人次职工提取912.94亿元,累计为31.39万户职工提供住房公积金政策性低息贷款931.71亿元,为全面实现住房小康、助力打造“常有安居”品牌做出了卓越贡献。

QQ图片20221024100529.png

▲住房公积金帮助解决住房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涓涓细流汇成星辰大海,巨量的资金积累发挥了显著的社会作用。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性金融优势不断彰显,“常有安居”的名片持续擦亮。


弹性大

随时代变化持续增人扩面

QQ图片20221024100703.png


▲常州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


公积金的一大社会作用,就是将新兴社会群体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让他们在城市中能住得上房、安得了家。这就要求各地的公积金制度能够紧跟当地现状、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政策规范、为各类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住房金融支持。


随时代发展不断增人扩面、及时将新兴社会群体纳入保障范围,正是常州公积金系统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


——外卖点餐、网购快递、滴滴打车……新行业催生大批“新职业”群体,如何适时调整政策、为这些新兴社会群体提供住房保障?


为解决灵活就业人员住房问题,2021年12月,常州与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苏州一起,成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全国首批6个试点城市。数以万计的新就业大学生、新市民、新业态人员被纳入住房公积金所提供的住房保障范畴,大力推动住房公积金覆盖及受益群体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从试点实施至2022年9月末,常州在原有近10万名个人缴存者的基础上,累计新增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15844人,新增缴存资金5710万元,实缴率达到96%


——新一轮城市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何吸引更多高学历人才来常、留常?


常州公积金针对性加大了对来常博士和35周岁以下硕士等高端人才的支持力度,为“住在常州”提供实打实的政策支持。2021年,常州市委、市政府发布《“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实施细则》,对常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高层次人才做出明确规定: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给予博士研究生个人或家庭100万元住房公积金贷款扶持;3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提高至个人40万元、家庭80万元。


近三十年来,常州市公积金多次启动实施全社会增人扩面工程,及时将新出现的群体纳入公积金保障范围,先后出台《关于新建单位和新增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若干规定》《常州市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及其雇佣人员等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暂行办法》等规定,用政策性金融优势为新生的经济业态和社会群体兜底,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居“蓄水池”


安居,才能乐业。无论是新兴的社会群体,还是传统的高知人才,常州公积金都从“住”的层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扎实的金融政策支持。


受益广

让更多人愿意扎根在这座城市


今年九月中旬,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武进分中心迎来一名“90后”高校毕业生。这名毕业生名叫张洪涛,他到此办理“青春留常”公积金优惠贷款。


张洪涛是首位享受“青春留常”20万元公积金优惠贷款的在常高校毕业生,这笔优惠贷款为他省下不少利息。现在,老家位于河南商丘的张洪涛已经开始规划新房装修,打算和他的妻子一起定居常州。


像张洪涛这样选择留常发展的在常高校毕业生还有很多。相较于未曾来过常州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往往有更大的留常意愿。


根据新市民住房问题调研得出的灵活就业人群画像,在常州,52%的灵活就业人员在城市无房,43.9%的人采取租房形式解决住房问题,68.7%的人希望缴存住房公积金实现购房梦想。


如何留住更多想留下的人,成为常州公积金制度新的时代命题。


为此,常州将住房公积金支持在常高校毕业生“青春留常”计划列入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中的“常有安居”工程,制定出台《常州市住房公积金支持在常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青春留常”实施办法》,计划每年支持8000名以上的毕业生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存住房公积金,并明确了“300元开户补贴+2500元缴存补贴+20万元贷款额度支持”的支持政策,为在常高校毕业生送出了厚厚的“留常红包”。


而针对常州高职教育相对发达的特色,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在政策措施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更新调整,将在常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毕业生也统一纳入扶持对象,让公积金政策惠及更多年轻人。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常州每万人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270人,连续八年居全省第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会有更多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技能人才愿意将自己的奋斗征程与常州的城市发展紧密相连


城市化中后期,城市发展逐渐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经济发展逐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由“量”到“质”的存量博弈过程中,人,成为制约城市发展上限的重要因素。如何吸引和留住更多不同类型的人才,成为城市竞争的关键所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的社会功能也由此凸显:让更多来到常州的人,能够留在常州


尾声

30年间走在全国前列

原因何在?


常州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什么能做到30年走在前列?


归根结底,是常州公积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做到了把中央精神与本土情况紧密结合、将实际举措与时代变化同频共振。


对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的体察,对政策执行的有力推进,坚持在城市化大潮中因地制宜地发展新政策、新方法,这些都成就了独具常州特色的公积金制度,也为每一代人的“安居梦”打上了常州公积金的烙印。


过去的三十年,公积金助力无数市民实现城市住房安居梦。未来,公积金的安居作用也将进一步凸显:为贫困群众兜底、为新生社会群体提供保障、为城市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让更多人愿意扎根在这座城市。


作者 | 三木

图片来源 | 常州日报、龙城博客

文章来源 | 觅渡新语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月满西楼
  • 西江月
  • 陆吾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3条评论

  • 公积金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
    2022-10-28 15:02:53 0回复
    0
  • 厉害了,常州!
    2022-10-27 09:04:36 0回复
    0
  • 写得好!
    2022-10-26 13:48:06 0回复
    0
  • 7995
    积分
  • 559
    博文
  • 2280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常州网品牌栏目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