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在餐饮文化宣传方面,我老沈感到有一些不正常的情况。
有的人喜欢“吹”,特别表现在有些店明明不是百年老店,也要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它吹成是“百年老店”。常州点心业的“四大金刚”中有三家就是这样吹出来的。
结果呢,就造成了目前的这种状况,虽然不能全部怪罪于吹成百年老店这一个方面。但拉大了老百姓对百年老店、名店的期望。
再加上这些店并没有得到“真传”,点心、菜品质量无法保证,大家对这种店的现在经营方式和理念都有点看法。
倒是像府前楼这种做老常州菜的店,闷声大发财,实实在在做好菜,得到了老常州人的好评。
但又有多少外地人来常旅游,会知道市中心的小巷中还有这种烧常州菜的好地方而去光顾?
扬州富春以包子著名,但我发现外地游客点了那个蟹黄汤包,大部分的客人只用吸管喝了点那汤包的汤,就把那汤包皮及里头的肉馅剩在那里。
我想,这些游客一定会有一种想法:大名鼎鼎的扬州汤包也只不过如此!
其实,吃蟹黄汤包要到靖江,才能吃到好的。就连泰州的蟹黄汤包也要比扬州的汤包好。
但扬州包子的名气太大了,普通游客就会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
就拿现在被评为常州名菜的溧阳扎肝来讲,就有人说:吃了扎肝好做官。
溧阳方言中的扎肝和做官的发音是有点相同,但是,扎肝的由来是什么?有没有人好好地去研究考正?
溧阳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农民真的是穷到则一年到头看不到几个现钱,过年才能买几斤肉,做点酱剥子,扎肝做年菜。而且这两种菜是可以吃上一个年头上的。
因为这两种菜,自己家里人陪客吃饭,只会请客人吃,嘴里还要说:吃讪吃汕。其实这两种菜是可以吃掉几个添几个,下次再有人客来,端上来又是一碗菜,所以这两种菜是可以应付一个年头上的。
到是咸鹅、白芹,家家户户都有,可以放开来吃的,因为是自己家里养的,田里种的,有的是。
常武地区,以前再穷的农户,也要养只猪,过年杀杀做年猪,吃不完的肉,腌成咸肉,就解决了半年的荤菜。
倒不是常武地区的过年一定要杀猪,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养猪主要是为了积肥。而且生产队还会专门为养的猪定一定的工分,猪粪是要由生产队统一收集使用的。农民不能偷偷地把猪粪用于自留田的。
就我看来肉圆子烧煮鸡蛋,溧阳人称为“酱剥子”的菜,还有点江南菜的口味。
那个用点猪肉,赤胰肝,猪小肠,再加上一条油生腐做成的扎肝,总归有点猪内脏的气味。不知与“做官”有什么关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