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语】 预制菜亟待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近日,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与俞敏洪、董宇辉聊天时称,“预制菜是猪狗食,我从来不吃”,此言论引发网友热议。
其实,所谓预制菜并不属于新鲜事物,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早已是成熟市场。可能由于我们民族讲究色、香、味、形的传统饮食习惯,这种不过是预先做好的半成品或者成品食物,简单加热或者烹饪后即可享用的食物,在国内市场很难形成规模。只是到了2020年,疫情开始影响餐饮行业的堂食,据了解本地的一些品牌餐饮企业当时为了生存,就利用囤积的年货、发动留下的技术骨干,开展预制菜的制作与销售,迎合疫情催生的宅经济,居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自救作用。
至于到了今年疫情持续影响,国内的预制菜的市场需求仍在增加。据统计,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会突破830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预期市场,让预制菜市场风起云涌。山东、广东等多省份强化政策,激励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字节跳动、百度、华兴资本,甚至格力电器,企业各显身手。格力要卖预制菜吗? 董明珠说得很清楚,是以预制菜上下游产业链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制造为着力点,提升预制菜制造过程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这就对了。另据日前发布的《2022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认为,我国预制菜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预制菜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存在大量标准缺位的情况。就像今年2月江苏省消保委的调查报告显示那样,产品信息标注不一、部分添加剂归类模糊、钠含量过高、菜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等问题。预制菜作为一场三产融合的“农业革命”,它所整合的设计研发、生产加工、保鲜储存、运输配送等各种资源,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标准的指引。
因此,预制菜产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品牌化发展,应加快标准化建设。只有完善国家标准,保障食品安全,补足生产工艺,才能让预制菜迈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