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年轻人出来工作几年收入不如父母的退休金的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对此,笔者认为,“躺平”情绪渊源有自,退休养老金制度需要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
退休金高于年轻人的工作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躺平“的心理情绪蔓延。情绪文化的产生并不是悬构于现实之上的,“躺平”心理的出现有其过渡与演变的进程,在“内卷化”日益严重的社会,青年人为自身生存发展,努力迈过一道道沟壑,求得一份职位的过程,就足够令人身心俱疲,而此后还将面临年龄、收入、婚姻等各方面的重重压力,当面对他人更为优渥的条件,早出晚归工作,工资却不抵父母的退休金,看不到努力的空间,看不到希望时,自然会产生无奈、泄气与颓废的情绪。
可以看出,不平等的差序文化依然存在于我国社会格局之中,差序高低位的不对等、不平等,使年轻人在多元压力下遭遇多重打击,退休金高于工作收入的这一并不少见的现象,将会是助长年轻人消极情绪的因素之一。矫治年轻人的“躺平”文化情绪,不能依靠远观式的说教,而是需要深入年轻人心理,了解情绪发生内因,并发挥主流文化的教化功能,让主流文化培育引领时代风尚,形成持续而强大的正能量磁场,为年轻人提供持续前进的正向精神力量。
要指出的是,工作收入被父母退休金“倒挂”的现象,虽已不是新鲜事,对年轻人来说仍不具有普适性。所在省份、工作单位以及居民类型的不同,都会在极大程度影响退休金数额大小,同样领取退休金的人群,在退休金数额上存在着巨大差距。相对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水平滞后,农民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低,生活条件更为艰苦,退休金高于子女收入现象极为少见。从养老金制度与领取水平的差异反映出的是城乡差距与资源分布不均,为了更好解决可持续问题,农村地区的养老金制度亟待改善,引入非缴纳性社会养老金、通过匹配性缴费补助鼓励个人多缴多得、进行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创新,都是可资借鉴的经验模式。
社会呼唤并需要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奋进向上的时代风向与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的进程中,我们期待一个平等而有序的等序社会的总体格局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