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错字地名等于劣质产品,有碍观瞻,且令人不屑。

祝渝华 最后编辑于 2023-04-02 19:53:13
4232 5 5

   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方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据。


    重庆有很多地方叫“黄葛某”,其称谓都来自黄葛树。 比如黄葛渡、黄葛垭、黄葛坪等。民国年间向楚编撰的《巴县志》上,已经有了“黄葛渡”“黄葛垭”的称谓,并写明它们是因黄葛树得名(《巴县志选注》第845页)。 向楚的巴县志,是在清朝乾隆时期王尔鉴主编的《巴县志》基础上发展来的,所以“黄葛渡”和“黄葛垭”这样的地名称谓与文字记录,至少在清朝乾隆时就存在了。这就是“黄葛某”这些地名的因由或理据。


     在很近的从前,有些人因为不会写“葛”字,就把“黄葛树”写成“黄桷树”。汉字“角”是多音字,可读作“jiǎo”,可读作“jué ”。重庆本地话“角”与“葛”同音,有的人懒得查字典,以为把“角”字加个木旁还是读“角”,这样声形兼备,既能与“葛”同音,又能指明这个字的意义类别,所以就有了“黄桷树”之误写。不过,这种错误只是出现在“写”上,那些人是把“桷”字当成“葛”字写,所以虽然有些地方写的“黄桷树”,但重庆人四川人还是称作“黄葛树”,没有说“黄桷树”的,任何一个写“黄桷”字样的名称,人们依然是称“黄葛”。


  由于有人把“黄葛树”错写成了“黄桷树”,自然就有人把地名“黄葛某”错写成了“黄桷某”。这样一来,这些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就错了。有关部门在地名标准化工作中不严谨,造成了错字地名“转正”。因此,重庆就有了很多错字地名和错字地名派生的名称如:“黄桷垭”“黄桷垭后街”“黄桷垭小学”“黄桷坪”“黄桷坪小学”“黄桷坪正街”“黄桷坪菜市场”“黄桷小学”“黄桷幼儿园”等等等等。这些错字名称之多,堪称全国之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然后才产生书面文字,所以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从属于语言,应该是语言的真实反映。我们的语言是“黄葛某”,文字就应该写成“黄葛某”。如果写成“黄桷某”,文字记录与语言不一致,那这个文字就是错字。重庆有很多这样的错字地名,当地管理部门还草率地将把这些错字地名用作标准地名。这样就出现了人们依旧称呼这些地方“黄葛某”,官方还是把这些地方写作“黄桷某”(近来也有少数写“黄葛某”的,还有把“黄葛某”“黄桷某”并列在一块石碑上的)“趣事”。 在知道“黄桷某”的“桷”是错字以后,官方对错误视而不见,依然向公众提供劣质产品--错字。这也算是重庆独有的“文化奇观”吧。

  不可否认,“黄桷某”这样的地名,是官方粗制滥造的文字符号对公众语言称谓“黄葛某”的错误表达。不仅与本地群众的实际称谓不符,还容易给人们造成混乱。这些错字地名作为标准地名标注在地图和大街上,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就像摆在大庭广众之中的遍地垃圾,有碍观瞻,且令人不屑。给人直观上的感觉就是重庆的文化环境“脏乱差”。

   

  一般人说了错别字都会难为情,歉然,尴尬,官方却反而要把错字地名当作重庆的文化特征,以错为荣,颇像穿“新衣”游行的皇帝。不同的是,皇帝是无知,官方是无羞。


  以前解放碑的味苑餐厅,不少的人都把它说成“味碗”。江北观音桥的小苑,也有很多人说那是“小碗儿”,一走音就说成了“小弯儿”,至今都是。重庆的别字先生,任何时候都有,还掌握了地名的命名权!过去时不时看到有些人认错了字,就赶忙说,四川话是这么说的,以免自己难堪。这些人不在识字学习上多下点功夫,却在如何为他们认错了的字自圆其说上煞费苦心。甚至专门出版一本方言词典,把他们认错了的字,标上自己的读音,尽管这样错别字还是上不了大雅之堂,但多少也能为别字先生们挽回一点面子。


   地名或许不能为国争光,但也不能让国家脸上无光。重庆把错别字的地名用作标准地名,不但损害重庆的文化形象,还给国家丢脸。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国家的大都市,如今错别字名称在有些区的大街上泛滥成灾,还知错不改。这是文化自强还是文化自戗?这称不称得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最令人费解的是,那些地方连学校的名字都是错字,这样的学校怎么教育学生!


   

黄葛垭小学2.jpg

图片描述

  

黄葛坪小学2.jpg

图片描述


  

黄葛小学2.jpg

图片描述

e6ce551a66944edd802759a82f828d46.jpeg

黄桷坪正街20230402190641.pn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竹青
  • 嫳屑男子
  • zhuang
  • 张秋生
发送

5条评论

  • 重庆已经成了中国最火的旅游城市,不仅是神奇魔幻的8D之城,还有高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气势恢宏的跨江桥梁,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巴渝文化、陪都文化、文化场馆……,重庆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人杰地灵之地,历史名人辈出,可谓是中华民族名士的摇篮。这些耀眼的文化光彩中,一个满地的错别字就特别显得刺眼。在这个错别字面前,所有的光彩都要大打折扣,还使重庆显得滑稽可笑。真所谓一颗老鼠屎打坏了一锅汤。
    2023-03-23 12:32:09 0回复
    0
  • 此文很有道理。地名管理上既要考虑到民间流传,更要合理合规。
    2022-09-06 11:13:29 0回复
    0
  • 语言本身就是先文字而存在的,全国各地因方言导致的别名和误用很多,是很正常的现象。
    2022-09-06 09:52:32 1回复
    0
  • 常州对待地名路名也很不严肃。
    2022-09-06 08:35:54 0回复
    0
  • 所言极是。
    2022-09-06 08:35:07 0回复
    0
  • 3452
    积分
  • 38
    博文
  • 199
    被赞

个人介绍

遮面如同遮天!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图毁誉,直行而取礼。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